历史百科网

常德汉剧

[拼音]:changde hanju

戏曲剧种。以湖南常德、桃源、汉寿、慈利为中心,流行于洞庭湖西岸各县及黔阳、湘西自治州一带,并远及湖北西南部和贵州东部地区。兼有高腔腔系、弹腔、昆曲3种声腔,现以演唱弹腔为主。它与荆河戏、巴陵戏的声腔、剧目及表演风格大体相近。

常德地区弋阳腔传入较早,明万历年间戏曲活动已颇兴盛,据袁中道《游居柿录》和龙膺《答中原音韵问》等文记载,除弋阳腔外,并有昆山腔、青阳腔、楚调流行。当时的楚调,即指由弋阳腔演化而来的高腔。清康熙以来,又有秦腔、苏腔、徽调等传入,至乾隆、嘉庆年间,弹腔南北路(皮簧)逐渐成为常德汉剧的主要声腔,高腔和昆腔逐渐衰落。1910年前后,弹腔占优势,出现天元、瑞凝、文华、同乐4大名班。1949年以前,一般称之为常德班、沅河戏,也有叫“汉戏”的,可能是由于后期的弹腔受湖北汉剧影响之故而得名。1949年后,曾称为“常德湘戏”,1957年后改称为“常德汉剧”。

据已抄录的剧本统计,传统剧目有450余个,弹腔戏占百分之九十以上。一般分两大类,各班共演的剧目叫“江湖戏”;清末以来 4大名班各自擅演而又各有特长的剧目叫“一家戏”。江湖戏中各行都有功底戏。生行有所谓“三杀五图”、“七山四斩”,如《打渔杀家》、《八义图》、《定军山》、《斩信哭头》等;花脸行有所谓“五关七打”、“三烧两逼”,如《草桥关》、《打銮铡侄》、《火烧濮阳》、《曹 宫》等;小生行有《黄鹤楼》、《白罗衫》等;旦行有《天门阵》、《白蛇传》等;老旦行有《辞朝》,《望儿楼》等;丑行有《拦马》、《盗鸡》、《九锡宫》等,多以杀伐打斗,炽烈火爆见长。

常德汉剧的弹腔与汉剧的唱腔及板式大同小异,但北路(西皮)仍保留有生、旦分腔以前的情况。此外还有一些独特唱腔,如南反北、子母调、台腔、丑脚腔等。伴奏音乐重唢呐吹功,在曲调的处理上,使用多种变奏、转调、移位的手法发展乐曲,变化丰富,称“内五外八调”。乐队旧称场面,分文、武场,旧制为“三箱七场面”,以胡琴为主,因弓马戏见长,故重视打击乐,有“锣鼓半台戏”之说。脚色有生、旦、净、丑 4大行。素重生行,过去的戏班通常18人,生行占 9人,故有“生半边”之说。基本功分内外“八大块”,“外八块”即头、眼、口(念、唱)、手、腿、腰、裆、罡(摆罡、即台步)八门外形功夫;“内八块”即喜、怒、悲、愁、惊、疑、呆、癫八门表情技术。演员表演除较重视生活依据和本行技艺外,也常在行当分工基础上互相借鉴。表演技艺中还有一些高难度的动作,如“拗马军”(系借用牙牌谱名),就是演员用帽、须、手、足做正反向的交叉转动,以表现人物内心感情的特技。名演员有王文松、孙元玉、万千元、朱明禄(生)、毛太满(净)、邱吉彩(丑)、胡春凤、李福祥(旦)等。演出剧目影响较大的有:高腔戏《思凡》、《祭头巾》,弹腔戏《两狼山》、《打督邮》以及创作的弹腔现代戏《发霉的钞票》等。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曜栋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常德汉剧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曜栋;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72090.html

赞 ()

相关阅读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