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马连良(1901~1966)

[拼音]:Ma Lianliang

京剧演员,工老生。字温如。北京人。 。9岁入北京喜连成科班,受业于叶春善、蔡荣桂、萧长华、郭春山、茹莱卿等。先 武生,后改老生,10岁登台,演出《定军山》、《打棍出箱》等剧。出科后向孙菊仙、贾洪林、刘景然诸名家学 ,并吸收余(叔岩)派艺术之长,经长期艺术实践,发展为独树一帜、风格卓异的马派艺术。

马连良对艺术认真严肃,刻意求精,不但唱、念、做全面发展,而且武功根底深厚。他从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出发,运用各种艺术手段,千锤百炼,塑造了许多性格鲜明的艺术形象。他的嗓音清朗,唱腔委婉,酣畅中见俏丽,细腻中见洒脱,不少唱段风靡南北。晚年排演新戏,在唱腔艺术上又有创造和发展,于精巧中兼有深沉浑厚的气势。马派念白,吐字轻重相间,发音虚实结合,有如清泉流水,珠走玉盘,富于音乐性和节奏感,堪与其唱腔相媲美。马派做功,气度凝重,举止飘逸,神情潇洒,内外和谐。他所扮演的帝王、朝臣、谋士、平民、差吏等人物中,不仅黑髯,黪髯与白髯的角色因身份、年龄差别而所用身段各异,即使同属白髯的老年角色,衰迈贫苦者、老于世故者和养尊处优者,表演上也有明显的区别。这些特点都体现在他的表演代表作中,如《群英会》的鲁肃,《借东风》的诸葛亮,《甘露寺》的乔玄,《四进士》的宋士杰,《清风亭》的张元秀,《串龙珠》的徐达,《范仲禹》的范仲禹,《十老安刘》的前蒯彻、后张苍,《胭脂宝褶》的前永乐帝、后白怀,《苏武牧羊》的苏武,《春秋笔》的前张恩、后王彦承,《一捧雪》的前莫成、中陆炳、后莫怀古,《火牛阵》的田单等。

马连良革新传统剧目,并排演了大量新剧目。如在传统剧目《淮河营》、《盗宗卷》的基础上增首益尾,成为本戏《十老安刘》;移植梆子剧目《串龙珠》、《春秋笔》等。晚年演出《将相和》、《青霞丹雪》、《赤壁之战》、《海瑞罢官》、《赵氏孤儿》等新编历史剧,以及现代戏《杜鹃山》、《年年有余》。在《赵氏孤儿》中塑造的程婴,性格层层深化,唱、念、做均臻化境。并参加摄制影片《群英会》和《铡美案》。他重视舞台艺术的整体性,对角色间的互相合作,要求严格,一丝不苟。由于他的倡导,乐队中重视月琴伴奏的效果。对服装、化妆、盔头、髯口等,均有革新创造。在乐队前增设围屏,使乐队和演出区隔开,净化和美化了舞台,这都是马派艺术的组成部分。徒弟有李慕良、王和霖、言少朋、迟金声、马长礼、张学津等。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煜祺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马连良(1901~1966)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煜祺;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71824.html

赞 ()

相关阅读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