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形而上与形而下

[拼音]:xing婔ershang yu xing婔erxia

我国古代哲学术语。《周易·系辞上》:“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认为法则是无形的,称为形而上;器用之物是有形的,称为形而下。清代学者戴震说:“形谓已成形质,形而上犹曰形以前,形而下犹曰形以后”(《孟子字义疏证·天道》)。以未成形为形而上,已成形为形而下。《易传》提出这一对概念后,在我国哲学史上逐渐被哲学家引申为表述抽象和具体、本质和现象、本源和派生物的范畴。

关于形而上和形而下的关系,汉唐以来的哲学家展开了长期的争论。王弼派玄学家和宋明时期的理学家都认为形而上的东西先于并决定形而下的东西。朱熹说:“理,形而上者;气,形而下者。自形而上下言,岂无先后。”(《朱子语类》卷一)相反,唯物主义者认为,形而上的东西不能脱离形而下的东西存在。王夫之认为,“有形而后有形而上”,反对玄学和理学对“形而上”、“形而下”的唯心主义解释。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元白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元白;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71531.html

赞 ()

相关阅读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