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皖南花鼓戏

[拼音]:wannan huaguxi

戏曲剧种。流行于安徽省南部宣城、广德、宁国、郎溪等县。皖南花鼓戏的形成,经过了灯会歌舞和“地摊子”的发展阶段。清道光三十年(1850)前后,宣城、广德、宁国、郎溪等地成为太平军与清兵争夺的战场,居民多避难外逃。嗣后,湖北、河南等地的灾民,南来种植开垦,湖北花鼓调和河南的“灯曲”,便随移民进入皖南,与当地民间歌舞合流演唱,故有“爷挑黄稻子牵牛,花鼓彩灯遍地游”的民谣。灯会歌舞又吸收“打五件”(木架上放着鼓、大锣、小锣、钹、竹板 5件乐器,由一人沿门自打自唱讨取报酬)的说唱艺术,产生了“地摊子”的演唱形式。“地摊子”分男女角,在广场演出歌舞小戏。在此基础上,艺人们进一步接受了徽剧、京剧的影响,逐渐由广场演出搬上舞台。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在宣城出现了最早的职业班社合兴社。从此皖南花鼓戏在农村得到普遍发展。皖南花鼓戏的传统剧目,大多反映农村生活或取材于民间传说故事,情节、语言朴实生动,现已记录大戏37本,小戏87出。唱腔分主腔和花腔。主腔有淘腔、四平调、北扭子调等;花腔均为灯曲和民歌小调,用于歌舞小戏,一戏一曲或数曲,明快清新,丰富多采。演唱用帮腔,原只由锣鼓伴奏,今已增加管弦乐器。表演上继承了灯会歌舞的传统,运用彩扇和手巾,伴随着特定的花腔锣鼓,如“老牛搔痒”、“八哥洗澡”等,边歌边舞,表现人物思想感情,具有粗犷、优美的特色。现有 6个专业剧团和不少业余剧团在皖南一带演出。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苍宇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皖南花鼓戏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苍宇;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71503.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