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ang Hongyang
我国西汉时期杰出的理财家。洛阳人,商人家庭出身。他13岁入宫为侍中,善“以心计”,“言利事,析秋毫”(《汉书·食货志》)而深得汉武帝宠幸。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出任大农丞,掌管岁计事务。元封元年(前110)升任治粟都尉,后任大司农、御史大夫,长期执掌西汉中央财政大权。
汉初,西汉王朝对匈奴一直采取屈辱的和亲政策,武帝即位后,为了抗御匈奴的军事侵扰,军费支出浩繁,加上汉武帝本人的糜费,造成封建财政上的严重困难。当时有关国计民生的冶铁、煮盐、铸钱等重要经济事业,却仍操纵在富商大贾和地方豪强手中,他们“财过王者”、“富埒天子”(《食货志》)而不佐国家之急。桑弘羊掌管中央财政大权后,为了从经济上加强中央集权,打击富商豪强,扭转财政困穷的局面,巩固封建统一 ,全力辅佐汉武帝制定和推行了盐铁官营、酒类专卖、统一铸币、均输、平准(见均输、平准论)和屯田戍边等一系列重大的财政经济政策,对汉武帝一代文治武功作出了重要贡献。
桑弘羊在政治思想上祖述法家,崇尚“法治”;在经济思想上则主要继承了《管子》以及范蠡、白圭等先秦思想家的观点,并运用于实践而有所创新。
封建国家控制经济的思想桑弘羊认为盐铁等经济事业是封建王朝的“霸王之资”,“人君统而守之则强,不禁则亡”(《盐铁论·刺权》)。基于这一认识,他提出“山海之利,广泽之畜,天下之藏”(《复古》),即一切自然财富,都应属国家所有,并由国家经营,而不能放任让富商豪强专利。因此,他在积极推行盐铁官营、统一铸币的基础上,又首创了均输、平准和酒类专卖等政策,从而把生产和流通的主要部门和大量经济利益牢牢控制在国家手中。他指出这样做的好处是:有利于抗御匈奴;有利于打击富商豪强兼并势力,巩固封建 ;有利于农业和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备荒;有利于平抑物价,安定民生;有利于缩小社会贫富之间的差别;有利于稳定币值,百姓乐于其业。桑弘羊的国家干预经济的主张及其具体措施,适应了当时封建王朝的财政需要,不仅为西汉 开辟了可靠的财政来源,而且出现了“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汉书·食货志》)的局面,从而巩固了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
重视发展官营工商业桑弘羊把商业看作是攫取货币财富的源泉,认为孔丘的徒弟子贡之致巨富,就是由于“运之六寸,转之息耗,取之贵贱之间”(《盐铁论·贫富》),即经商贱买贵卖的结果。他说:“富在术数,不在劳身;利在势居,不在力耕”,从事商业经营,也可以发财致富。他还十分强调商业在流通中的作用,认为当时“百姓匮乏,财用不足”的原因,就在于“多寡不调,而天下财不散”。因此,必须通过商品交换,促进财物流通,“有以均之”,才能使“多者不独衍,少者不独馑”(《通有》)。
农工商之间的相互关系桑弘羊提出了“农商交易,以利本末”(《通有》),农工商并利的重要思想。他虽然说“富国何必用本农”(《力耕》),但并不否认农业是封建经济的根本,与手工业、商业有着密切的依存关系:“故工不出,则农用乖;商不出,则宝货绝。农用乏,则谷不殖;宝货绝,则财用匮。”大力发展手工业,就能为发展农业提供足够的农具;大力发展商业,就能使各地的物产畅通和得到充分利用,增加社会财富,从而促进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因此他主张“开本末之途,通有无之用”(《本议》)。但是,他重视发展官营工商业,认为工商业必须由 控制,而对私人工商业,则主张加以排斥。所以,他在重视工商业的同时,也提出了“建本抑末”的主张(《复古》)。
货币和价格在货币问题上,桑弘羊提出“币与世易”的思想,即货币随着时代变化而发展。他还认为货币应由国家统一铸造,货币统一,“ 不二也,币由上,则下不疑也”(《错币》)。在价格问题上,他继承《管子》的价格观,提出“执准守时,以轻重御民”,“天下之下我高,天下之轻我重”(《力耕》)的观点,主张由国家运用价格政策,以平衡轻重关系(见轻重理论),调剂物资余缺,使“贵贱有平而民不疑”(《禁耕》),反对那种贵贱无常的市场价格。
此外,桑弘羊还对大量移民戍边屯田、发展对外贸易以消费 生产,减轻农民赋税等问题,提出了不少值得重视的见解。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新翰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桑弘羊(公元前152~前80)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新翰;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70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