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Baolin
[外文]:Linus Pauling (1901~ )
美国化学家。1901年2月28日生于俄勒冈州波特兰市。1925年获加利福尼亚工学院化学博士学位,1926年赴欧从师E.薛定谔、A.索默费尔德、F.德拜等,一年后回国,历任加利福尼亚大学、斯坦福大学等校化学教授。后为鲍林科学和医学研究所教授。他曾任1949年美国化学学会主任和 1951~1954年美国哲学协会副主任, 获1954年度诺贝尔化学奖,并荣获过列宁国际和平奖,诺贝尔和平奖等。他的主要著作有:《化学键的本质》(1938)、《普通化学》(1974)、《化学》(1975)和《不要再有战争》(1958)等。
鲍林的主要科学工作是研究化学键的本质,用化学键理论阐明物质的结构。30年代,他为了阐明电子在化学键生成过程中的具体作用,解释共轭现象与化合物的新结构类型等问题, 把W.K.海森伯在研究氦原子时对量子力学交换积分所给予的共振概念应用到化学结构中,提出了化学共振论。化学共振论从电子自旋配对出发,采用多个结构的组合,描述分子体系的电子状态,使化学结构理论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个理论在学术界有争论,50年代初苏联学者曾从哲学方面对它作了简单化的错误批判,这种批判也影响到我国学术界。
鲍林在科学研究中,坚持经验与理性相结合,注意归纳与演绎的结合,曾运用逻辑推理从晶体的性质推断其结构,又从该结构预见其性质,获得了对晶体结构和性质的认识。他称这种方法为“随机方法”,即通过假设推测真理的艺术,并把这种方法运用于复杂生物有机分子结构研究。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新曦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鲍林,L.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新曦;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70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