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特烈一世在其权力达到顶峰时被公认为中世纪德国最成的统治者之一,成为欧洲强大的统治者。
1125年亨利五世去世后,帝国和奥托王朝和佛朗哥王朝一样,选择的不是前皇帝的血缘关系,而是有影响力的萨克森公爵洛特二世。
1138年洛特二世去世时,帝国主义的王子们没有选择他们的赞助人洛特的继承人——他的女婿韦尔瓦·亨利,而是从霍恩斯塔凡家族中选出康拉德三世。
这导致了几个多世纪以来两个家族的冲突,几乎席卷了整个霍恩斯陶芬王朝,在教皇成为反帝国主义者的领袖之后,反皇帝仍然被称为“回流教派”(意大利语船厂)。
在冲突中,康拉德三世剥夺了造船厂家族的财产,但1152年他去世后,他的侄子菲利普一世“红胡子”与造船厂家族握手,归还了他的堂兄、骄傲的亨利之子狮子亨利的财产,尽管数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少。
腓特烈一世在位期间采取的一个重要步骤是通过立法,进一步加强中央权力。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废除许多诸侯的私有财产,另一方面是为了使皇帝的仆人从属于同一个合法的司法和国家制度。
1155年腓特烈作为皇帝上台时,强调了帝国的“罗马”性质,部分是为了证明其独立于教会的合法性。
1157年,腓特烈在帝国名称中加上了“神圣”的前缀。
1158年,在隆卡格里亚举行的帝国代表大会上,腓特烈根据《东罗马帝国民法典》确认了皇帝的权利。
从那时起,在职务归属问题上争取自治的斗争只被看作是德国封建权力的代名词,尽管在隆卡格里亚,第一次宣布“人才的普遍权力”为成文法,它包括修筑公路、设置关税、硬币、罚款和任命公务员,可以在罗马法中明确地界定为根本原因。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为它导致了皇帝与亲王和陛下之间的进一步对抗,并为随后的大缺口时代奠定了基础。
腓特烈的政策主要针对意大利,在那里他与一系列日益富裕和独立的城市发生冲突,特别是米兰。他还参与了与罗马教廷的冲突,支持反对教皇亚历山大三世的少数派候选人;1177年,在腓特烈与教皇握手之前,他支持了一系列相反的信仰。在许多情况下,他在皇帝面前为利奥·亨利·韦尔瓦辩护,但他不支持腓特烈的政策。
当意大利战争进入危机时,亨利拒绝了皇帝要求军事支援的请求。于是,当腓特烈回国后,愤愤不平地对亨利提讼,没收了他除不伦瑞克-吕纳堡以外的全部领土,并把萨克森公爵和巴伐利亚公爵的头衔分别交给了伯恩哈德和维特斯巴赫的奥托“红头”。
1190年,腓特烈参加了第三次十字军东征,死在中亚。在他的继承人亨利六世统治时期,王朝的王国达到了顶峰。亨利将诺曼底诺曼人的西西里王国统一为他的右翼制度,俘虏了英国国王狮子王,并试图建立一个继承制度,直到1197年去世。
他死后,当他的儿子菲利普·施瓦比扬加冕为罗马国王,但还未成年,帝国就决定另选一位成年的罗马国王时,出现了腓特烈的孩子“红胡子”和亨利·狮子的儿子奥托争夺王位的局面。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神圣罗马帝国中世纪德国最成功的统治者腓特烈一世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7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