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巴尔扎克,H.de

[拼音]:Ba'erzake

[外文]:Honoré de Balzac (1799~1850)

法国小说家。1799年5月20日生于巴黎以南的图尔城,1850年8月18日卒于巴黎。巴尔扎克的一生,处于19世纪前半期的50年,经历了拿破仑帝国的战火纷飞的岁月,动荡不安的封建复辟王朝,以及以阴谋复辟帝制的路易·波拿巴为总统的第二共和国。他用总标题为《人间喜剧》的一系列小说,反映了剧烈的社会变革时期的法国生活。

巴尔扎克出生后不久就被送到附近的乡村去寄养。上小学后一直到中学毕业,他始终寄住在宿舍里,没有能回家过一段比较长的日子,享受家庭生活的温暖。离开家庭的童年生活的痛苦使他毕生难忘。

巴尔扎克的父亲原姓巴尔沙,是个精明强干的人。他来自农村,幼年时跟当地教士学了一点文化,中年致富,在外省当过副市长、供应军粮的承包商,在巴黎经营过呢绒商业,当过巴黎驻军的军需负责人,是一个白手起家的资产者。

1816年,17岁的巴尔扎克结束中学的学业后进大学法科,并在文科旁听。18岁时,先后在诉讼代理人和公证人的办事处当见 生或叔记。

从20岁开始,巴尔扎克决定从事文学创作。他在巴黎贫民区租了一间房顶上的阁楼,由父母供给极有限的一点生活费,埋头写作。他的第一部作品是五幕诗体悲剧《克伦威尔》,这是一部完全失败的作品,没有引起任何人的兴趣。接连又写了十多部小说,有的是自己所写,有的是和别人合写。这一阶段他所写的小说全用笔名发表。这些作品并没有给他带来生活所需要的物质条件,他只好暂时放弃文学。1826年借钱出版了一部普及版的《莫里哀全集》,接着又出版一部拉封丹寓言诗集,销路不佳,亏损负债9,000法郎。后又借债经营印刷厂和铸字厂,均以赔本告终。他前后负债共达6万多法郎。

从1828年夏季开始,巴尔扎克决定重新回到文学事业上来。他写了一部以布列塔尼封建势力武装叛乱反对共和国为题材的小说《之后一个舒昂d人》(后来编入《人间喜剧》,改名《舒昂党的人们》)。这是巴尔扎克所写的第一部严肃的文学作品,第一次用巴尔扎克真姓名发表。此书问世,初步奠定了作者在文学界的地位。接着发表小说《婚姻生理学》,在读者之间引起广泛注意。1831年他的新著《驴皮记》出版,巴尔扎克立即成为法国最负盛名的作家之一。

1819到1829年,是巴尔扎克在文学事业上的探索阶段。从1829年开始,一直到1848年,是他创作《人间喜剧》的时期,也是他文学事业的全盛时期。他用超人的才智与精力,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共创作小说91部。平均每年产生作品四、五部之多。他每日伏案一般都在10小时以上,常常连续工作18小时。有时文思如泉涌,或者为了赶写稿子,他一连几天废寝忘餐,夜以继日地劳动。根据阿尔贝·贝干教授提供的材料,巴尔扎克的杰作《高老头》(原名《高立欧老爹》)是他用三天三夜一气呵成的。

什么是《人间喜剧》的作者的创作动力?人们说是因为他负债过多,需要用稿费还债。巴尔扎克年轻时经营印刷出版业确曾负债巨万。但从他成为名重一时的小说家之后,他的收入丰厚,出版商争着和他签订合同,不惜重金预约他尚未完成或尚未动笔的小说稿,早年的债务早已还清。名作家巴尔扎克生活阔绰,醉心于豪华的排场。他在巴黎同时安置了几处住宅和别墅,出门坐最富丽的马车,驾着骏马;仆役都穿制服;他也服饰华贵,出入于名门大户的沙龙。由此可见,他的勤奋创作,绝对不是由于贫困。

巴尔扎克从年轻时开始就自信有很高的文学才能,对文学有极大的抱负。他不舍昼夜地勤奋写作,主要因为有一股 在内心沸腾,促使他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要求在文艺界做一番伟大的事业。在他的书室里,有一座作为摆饰的小型拿破仑塑像。在塑像座盘边上,巴尔扎克亲笔写着:“他用宝剑未能完成的大业,我将用笔杆来完成。”

巴尔扎克要完成的伟大事业就是《人间喜剧》这座巍峨的文学里程碑。第一次在这位小说家笔下出现《人间喜剧》这个名词是在1813年。毫无疑问,《人间喜剧》的命名是受但丁长诗《神圣喜剧》(中译《神曲》)标题的启发。1841年,巴尔扎克确定了这个庞大的创作计划。当时有四家出版商和巴尔扎克签订合同,合资承包《人间喜剧》的出版工作。1842年,巴尔扎克写了《人间喜剧·导言》,阐述他写作这部史无前例的文学巨著的宗旨。1845年巴尔扎克亲笔写的《人间喜剧总目》,一直保存到现在。根据这个《总目》,《人间喜剧》分为三大部分:《风俗研究》、《哲理研究》和《分析研究》。

《风俗研究》内容最为丰富,包括小说最多。因此这一部分又分为六个门类:1.《私人生活场景》,2.《外省生活场景》,3.《巴黎生活场景》,4.《政治生活场景》,5.《军队生活场景》,6.《乡村生活场景》。《私人生活场景》包括32部小说,其中4部当时已有提纲,尚未起稿。已经完成的28部之中包括著名的《高老头》(1834),《猫滚球布店》(1830),《夏倍上校》(1832)和《三十岁的女人》(1831~1834)等。《外省生活场景》包括17部小说,其中6部尚未完成;已经发表的11部中包括《欧也妮·葛朗台》(1833),《幽谷百合》(1835)和《幻灭》(1837~1843)等。《巴黎生活场景》共有20部小说,其中6部尚未产生;在已经发表的小说中有《金目少女》(1834),《纽沁根银行》(1838),《塞沙·皮罗多兴衰记》(1837),《歌妓的奢华与穷困》(1838)等。《政治生活场景》包括 8部小说,当时已经发表或脱稿的只有4部,其中之一是《阿尔西的议员》(1847)。《军队生活场景》有32部小说,只有两部那时已经发表,其中之一是《舒昂党的人们》(1829)。《乡村生活场景》只列了5部小说,其中3部已经问世,那就是《农民》(1844)、《乡村医生》(1833)和《村里的神甫》(1839)。

第2部分《哲理研究》和第3部分《分析研究》规模都很小,不再分门别类。《哲理研究》包括27部小说,其中5部只有计划,尚未动笔。在已经发表的部分中,却有几本突出的作品,如《驴皮记》、《对于绝对的探索》(1834)、《无人知道的杰作》(1832)等。《分析研究》包括5部小说,已出版的唯一的一部就是1828年写的《婚姻生理学》。

按照《总目》的内容,《人间喜剧》应有小说共137部。当时已经发表或已脱稿的有85部。可是从1845到1848年,也就是在巴尔扎克创作生活之后三年多的时间内,他又写了6部小说,其中包括《邦斯舅舅》(1847)和《贝姨》(原名《白特阿姨》,1846)。这6部小说并未预先列入1845年的《总目》。因此,到作者逝世之日为止,已经完成的《人间喜剧》,共有91部小说。

《人间喜剧》突出的重点是《风俗研究》。作者给自己规定的主要任务是描绘人情风俗,特别是复辟王朝时期的法国风俗。在上述91部小说中,以复辟王朝的法国社会为背景的作品占66部。

《人间喜剧》的91部小说中,比较突出的有下列几部:《舒昂党的人们》、《高布塞克》(1830)、《驴皮记》、《路易·朗裴》(1832)、《夏倍上校》、《乡村医生》、《欧也妮·葛朗台》、《对于绝对的探索》、《高老头》、《幽谷百合》、《老姑娘》(1836)、《塞沙·皮罗多兴衰记》、《幻灭》、《村里的神甫》、《于许勒·弥鲁蔼》(1841)、《农民》、《贝姨》、《邦斯舅舅》等。

《高布塞克》和《欧也妮·葛朗台》都写爱财如命的守财奴,可是情境大不相同。高布塞克是放 发财的老头,他虽然喜欢钱,但更欣赏自己生财之道的高明“艺术”,他还多少讲一点义气。他临死时留下遗言,把一笔替一个已经去世的连笔据也已烧毁的人保管的财产如数还给委托者的儿子。葛朗台的格调比高布塞克低得多。他老婆死后给女儿欧也妮留下的遗产,他都要千方百计从女儿手中夺过来。《欧也妮·葛朗台》的内容比《高布塞克》丰富,不但详细叙述了箍桶匠葛朗台精明强干、白手起家的经历,还塑造了善良纯洁的少女欧也妮的形象,和她父亲卑鄙的嘴脸形成对比。

《高老头》的主人公高立欧老爹(即高老头)出身寒微,年轻时以贩卖挂面为业,后来当上供应军队粮食的承包商大发其财。他疼爱他的两个女儿,让她们打扮得满身珠光宝气,花枝招展,到交际场上去引诱贵族子弟,之后以价值巨万的陪嫁作为条件,让贵族子弟娶他女儿为妻。于是挂面商的女儿变成了伯爵夫人。这是高立欧老爹的至高无上的安慰。两个女儿当上了贵夫人之后,骄奢 ,挥金如土,负债累累,只好向她们父亲要钱还债。她们两对夫妻如吸血鬼一般,把高老头身上的血都吸干了。之后老人一贫如洗,孤苦伶仃地病死在一家破烂的小公寓的阁楼上。《高老头》的主题不是单纯的父爱,而是父爱与虚荣心造成的悲剧。暴发户的资产者力求跻身于封建贵族的行列,这种虚荣心在当时的法国社会上,比单纯的父爱更有时代色彩,更有典型意义。

《夏倍上校》的悲剧反映的是另一种社会矛盾,它写一个拿破仑时代的军人,在战场上受了重伤,被附近的农民所救。他养好伤之后,一直在国外流浪,十年之后才回到法国。这时已没有人认识他,谁都不相信他就是夏倍上校。他的妻子早已继承了他的遗产,并以此作为陪嫁,和一个伯爵结了婚。夏倍上校找到妻子时,这位伯爵夫人矢口不认前夫。她后来又央求夏倍上校不要破坏她现在的幸福,准备给他一点钱,让他远走他方。夏倍上校气愤至极,毅然离开了这个卑鄙的女人。之后他在流浪生活中贫病交加,悲惨地死去。

《人间喜剧》被称为“社会百科全书”。它通过91部小说,2,400多个人物,展示了19世纪前半叶整个法国社会生活画卷。它是法国文学史上规模空前宏伟、内容空前丰富的现实主义作品。

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导言》中写道:“法国社会将成为历史家,我不过是这位历史家的叔记而已。开列恶癖与德行的清单,搜集 的主要事实,描绘各种性格,选择社会上主要的事件,结合若干相同的性格上的特点而组成典型,在这样做的时候,我也许能够写出一部史学家们忘记写的历史,即风俗史。”这一段话精辟地阐明了《人间喜剧》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首先,这部风俗史是从客观现实出发,从社会生活出发,而不是作者根据某种概念加以虚构的。其次,它将如实地反映“风俗”的光明面(德行)和阴暗面(恶癖),它将突出典型性的“大事件”,它将描写为某种 所控制的强烈的性格。之后,它塑造的典型人物将不是某一个人的特征,而是同一类人物的特征的概括和结合。

恩格斯说他从《人间喜剧》中获得许多有用的资料,“甚至经济细节方面(如革命以后动产和不动产的重新分配)所学到的东西,也要比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恩格斯又说,巴尔扎克的“伟大的作品是对上流社会必然崩溃的一曲无尽的挽歌,他的全部同情都在注定要灭亡的那个阶级方面。但是,尽管如此,当他让他所深切同情的那些贵族男女行动的时候,他的嘲笑是空前尖刻,他的讽刺是空前辛辣的”。

提供经济资料力求具体和详细,是《人间喜剧》对细节的描写十分认真和周详的表现之一。具体掌握经济情况,这是巴尔扎克年轻时已经在家庭影响下养成的 惯,后来他经营印刷和出版业,负债累累,更不能不痛切感到熟悉经济情况的重要。他在写作时,还常常到他所熟识的公证人或诉讼代理人办事处去了解情况,搜集材料。重视经济细节的真实性,也是《人间喜剧》的作者十分重视写“物”的具体表现。这里所谓“物”,是指日常生活需要的一切物质条件,包括财产、房屋、家具、陈设、器皿、衣服等。在法国文学史上,巴尔扎克是着重写“物”,把写“物”与写人看作同样重要的第一个现实主义作家。关于这一点,《人间喜剧·导言》中也曾经提到,作者说:“我将要写的作品应当有包括三个方面的形式:男人、女人和‘物’,这就是说,人物和他们的思想的物质表现,总之是人和生活。”

《人间喜剧》现实主义的深刻意义不仅在于细节的真实和“物”的描写,也在于正确反映了当时法国社会阶级力量的对比,和正确暗示的阶级矛盾发展的方向。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首先在于正确反映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即使作家本人并没有明确地意识到这一点。《人间喜剧》的作者在政治上属于保皇党的正统派,他拥 国王族的正宗波旁王室,反对奥尔良旁支。他的创作方法有唯物主义因素,他强调如实地反映社会生活,即使作者倾注全部同情于贵族阶级,也不能不反映贵族阶级注定要灭亡的客观现实。恩格斯精辟地指出,即使这种现实主义是违反作者主观意愿的,在客观影响上,它仍不失为不折不扣的现实主义。恩格斯指出,巴尔扎克“毫不掩饰地加以赞赏的人物,却正是他政治上的死对头,圣玛丽修道院的共和党英雄们”。人道主义诗人雨果在巴尔扎克下葬时致悼词说:“虽然他自己不知道,而且不管他自己愿意与否,同意与否,这部浩瀚的、奇特的作品的作者是属于革命作家的强大的种族的。”

《人间喜剧》的深刻的现实意义不但表现为揭露了贵族阶级注定要灭亡的命运,而且淋漓尽致地揭露了资产阶级的自私和贪得无厌的剥削本性。即使当时这个阶级处于上升阶段,对于社会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它的剥削阶级本性也已经表现得很充分。

自从巴尔扎克逝世 130年以来,《人间喜剧》中几部最出色的小说,如《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幻灭》、《农民》等,一直是人们百读不厌的名著。毫无疑问,这些作品之所以广泛地、经久不衰地吸引读者,首先由于它们的艺术魅力。

强调细节真实不等于机械地临摹客观事物。艺术不是对自然的摹仿,而是对自然的艺术创造。巴尔扎克有惊人的观察力和记忆力。他博览群书,知识面极广。他将观察所得的一切,在丰富的想象力中进行艺术加工,使他所描绘的“物”的世界,给人以强烈的真实感,为了叙述一件发生在外省某城的情节,为了描写现场,突出有特色的细节,他曾经写信打听在当地的朋友,从某某街走到某某广场去的中间一条小胡同叫什么名字。他认为一切假想的名称,哪怕是用美丽的想象创造出来的,往往不如真实的名称艺术效果好。在描述各行各业人物言行时,他尽量用各行各业的行话。对于一切特殊的事物,尽可能直呼其名,给人以深刻印象。在这一切的陪衬下,小说中的典型人物,也就显得更加有血有肉。

在刻画人物性格时,巴尔扎克采用的一种特殊的办法,就是让每一个重要的人物(小说中的主人公)都被某一种炽烈的 所控制,使他一言一行都为了满足这种 服务;使他不分昼夜地焚烧在 的火焰中,甚至为满足情感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这样的人物形象往往使人一经接触就终生难忘。

巴尔扎克像出色的演员,演什么角色都能传神。他经常将自己的血液灌注到他所塑造的人物的血脉中去,将自己的灵魂移入人物的躯体,使之成为有真实生命的形象,而不是木偶。巴尔扎克在创作的时候往往使自己和笔下的人物融为一体,不分彼此。写到出神的时候,他简直忘了自己是巴尔扎克,他感觉自己就是高立欧、皮罗多、伏特冷。传说他在写高老头临死的凄惨情景时,不禁嚎啕大哭。

巴尔扎克是我国读者最熟悉、最喜爱的法国作家之一。他的几部代表作,如《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农民》等,都已经有中文译本。

参考书目

A.Bellessort, Balzac et son oeuvre, Paris.

H.U.Forest,L'Esthétique du Roman de Balzac.

André Maurois, Prométhée ou la vie de Balzac, Flammarion,1950.

M.Bardèche, Balzac, Paris,1980.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风睿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巴尔扎克,H.de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风睿;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70703.html

赞 ()

相关阅读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