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anshipan
西周中晚期青铜器。亦名散盘。以铭文中有“散氏”而得名。有人认为作器者乃夨人,故又称为夨人盘。据传清乾隆初年出土于陕西凤翔。原藏故宫博物院,今在台湾省台北市。盘铭中详细记载了核定土地径界及誓盟经过,为研究西周孝王、夷王以后土地制度的重要史料。
盘通高20.6厘米,深9.8厘米,口径54.6厘米,底径41.4厘米,重21.31公斤。附耳,高圈足。腹饰夔纹,间以兽首三,足饰变形饕餮纹及窃曲纹。盘腹内有铭文19行、357字,是一篇完整的契约。铭文大意为:因夨国侵害了散国的土地,故付土地给散国以为赔偿。夨人付与散氏的土地共有两块,一块是眉地之田,一块是井邑之田。文中对田所在的位置、四界、某封、某树,均作了详细的记述。在叙述划定田界以后,列记双方参加定界、盟誓的人名,其中夨国15人,散国10人。接着记述订约的时间和盟誓的内容。盟誓说:我既付给散氏田器,“濕田”、“墙田”,将来如若爽约,愿意承受惩罚。周王朝中管理讯讼的王臣也参加盟誓,以为佐证。铭文为说清眉田、井邑田的径界四至,列举了不少地名。清代以来,不少人曾对其地望作过考释,但往往失于附会。近年来,考古工作者通过调查发掘,推定夨国应在陕西千河流域的千阳、陇县、宝鸡一带,铭文所说的冴,大概指现在的千河。因此所赔偿土地的位置也当在这一带。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英才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散氏盘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英才;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70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