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李世民(599~649)

[拼音]:Li Shimin

即唐太宗。我国唐朝军事家、政治家。祖籍赵郡(今河北赵县),一说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唐高祖李渊次子。幼 军事,善骑射。 隋大业十一年(615),突厥游牧汙 围炀帝于雁门(今山西代县)。他应募从军,随屯卫将军雲定兴前往救援,提出广布旗鼓为疑兵之计,使突厥解围而去。隋末农民起义蓬勃发展(见隋末农民起义战争),豪强割据州郡,时李渊为太原留守,李世民积极参与谋划起兵反隋。十三年五月,太原(今太原西南)起兵后,李世民及其兄李建成奉命率兵击西河(今山西汾阳),首战获胜。李渊遂决意西向关中。八月,霍邑之战,李世民任右领军大都督,坚决主张继续进军,并身先士卒,冲入敌阵,大败隋宋老生军。九月,攻河东郡城(今山西永济西)受阻后,他坚决执行李渊围河东、入关中的决策,率军西进,攻占长安(今西安)。李渊当皇帝后,任尚书令,封秦王。唐武德元年(618)六至八月,陇西薛举父子乘李渊初据关中,几次率兵进犯,威胁长安。李世民被任为元帅,两次引兵迎击。首次作战失利后,他认为薛军恃胜而骄,粮运困难,利在速战,便下令坚壁不出。相持60余日后,在浅水原(今属陕西长武)一举击溃薛军10余万,迫薛举之子薛仁杲(一说果)投降,夺取了陇西(见浅水原之战)。因功任太尉、左武侯大将军。二年九月,依附突厥的马邑(今山西朔县)刘武周占领太原,南下河东,威胁长安。唐军屡战不利,李世 动请战,针对刘武周部将宋金刚孤军深入、军无蓄积的弱点,采取闭营养锐、待机破之的方略,迫使宋金刚军粮尽而退,乘机率军猛追,歼敌于介休(今属山西),收复太原(见柏壁之战)。三年七月,奉命率军东击据洛阳当皇帝的原隋将王世充,确定先扫外围然后攻城。四年二月,将王世充围困于洛阳孤城。三月,河北窦建德率兵10余万西救洛阳。李世民面临战局突变,果断分兵围困洛阳,自率精锐控制虎牢(今河南荥阳汜水镇),阻止窦军西进。相持月余,窦军数战不利,将士思归。李世民寻机突袭,大破窦军,俘窦建德。又回军洛阳,迫王世充出降。于是河南、河北尽归唐有(见洛阳、虎牢之战)。李世民被封为天策上将,后领左、右十二卫大将军。

九年六月,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夺得了皇位继承权,八月即帝位,改元贞观。不久,突厥颉利可汙兵临长安,他亲至渭水便桥责其背约,迫使颉利结盟退兵。贞观初,亲自训练将卒,准备反击突厥。贞观三年(629)冬,突厥又进扰唐河西走廊,遂命大将李靖、李世(见李)等率军分道出击。四年二月,大败东突厥军,俘颉利可汙。北方诸族多归附,尊太宗为天可汙。他主张各族和睦,对归附的突厥部落首领,皆拜将封官,使仍统其族。九年至二十二年,他命将出师,经略西域,使吐谷浑及高昌、焉耆、龟兹等国,摆脱了西突厥的控制,与唐结好,恢复商路。晚年,曾发动对高丽的战争。二十三年逝世。

李世民雄才大略,智勇兼备,长于统军驭将。注重政治与军事并用,分化瓦解敌人。宽待降将,以德服人,使为己用。对少数民族将领,能竭诚相待,委以重任。对强敌来攻,常深沟高垒,闭营养锐,待其粮尽兵疲,伺机击破;对坚城防守之敌,则长期围困,阻援断粮,乘势迫降;对溃逃之敌,则穷追猛击,必求尽歼。遇战局突变,临机果决,处置得宜。他身先士卒,冲锋陷阵,体恤部众,甚得军心。在位期间,选贤任能,兼听纳谏,文治武功多有建树,史称贞观之治。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志清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李世民(599~649)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志清;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70580.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