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人口和国民收入

[拼音]:renkou he guomin shouru

[外文]:population and national income

指人口数量变动和国民收入生产、分配及其使用的关系。人口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人口增长和国民收入增长的对比关系

这一对比关系决定人均国民收入指标的变化。人均国民收入是综合地反映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实力、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它与人口增长成反比,与国民收入增长成正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我国家经济发展速度快于发达国家,人口增长速度则大大超过发达国家。致使发达国家和发展我国家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上差距增大。为增加人均国民收入,增强一国的经济实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要在大力发展经济、增加生产的基础上合理地调节人口增长。

制约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决定性因素是每一就业人口平均提供的国民收入额,其次则是就业人口占劳动适龄人口的比例及劳动适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后两者的比例增大,有利于加速人均国民收入的增加,但这种增加与提高每一在业人口的人均国民收入额相比,作用则是有限的。

人口和国民收入的分配与使用

人口增长对国民收入分配为消费基金和积累基金有着直接的重大的影响。在国民收入分配中,为使人民的消费水平不低于前期,国民收入中消费基金的较低限,应该与人口增长速度相一致,即:

报告期消费基金 =基本消费基金 ×人口发展速度从国民收入中减去消费基金较低限,就是积累基金的较高限。

确定积累基金的较低限比之确定消费基金较低限更为复杂,它决定于许多因素,诸如需要就业的人数,装备每一就业人口所需的固定资产基金,人口增长所需要的较低限度的住宅、学校、医院、体育设施等非生产性基本建设的支出以及各种后备基金等。

消费基金较低限和积累基金较低限之和与国民收入额的关系可能有三种情况:

(1)两个较低限之和等于国民收入,在积累与消费之间无调节余地。

(2)两者之和小于国民收入,其差额就是可作调节的基金,或用于消费,或用于积累。

(3)两者之和大于国民收入,就会在保证两个较低限之间产生矛盾。

国民收入之分为积累和消费,在资本社会是在资本基本经济规律(见剩余价值规律)支配下实现的,资本家取得较大限度利润,无产者却深受贫困和失业之苦;在社会社会,则是在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支配下实现的,有劳动能力的人口可以充分就业,劳动力可以得到合理而充分的利用,在生产增长的基础上,全体人口消费水平逐步得到提高,人民生活日益文明、富裕。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俊名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人口和国民收入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俊名;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70502.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