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Longshu
[外文]:N╣g╣rjuna (约2~3世纪之间)
印度古代佛教哲学家、逻辑学家,印度大乘佛教中观派(空宗)的奠基人。又译龙猛、龙胜。关于他的生平,我国佛教译经家鸠摩罗什所译的《龙树菩萨传》和其他一些佛教传记均有记载,但都不足徵信。龙树原系西印度(一说南印度)婆罗门,受迦毗摩罗论师的影响改信佛教,后游南印度,接受了具有大乘思想萌芽的大众部学说,在原始佛教缘起说的基础上,发展了大乘缘起性空说,创立了空宗哲学系统,即后来所谓中观派哲学。其核心部分是“缘起性空”、“二谛中道”和“八不”辩证模式。
缘起理论亦称“缘生理论”。是释迦牟尼首创的一种观察、解释主观和客观世界的原则和方法。缘生包含缘灭,即所谓诸法从缘生,诸法从缘灭。“诸法”统摄精神和物质两方面,即思维与存在。缘生的“缘”是指产生思维与存在的内外条件或因素。思维因产生它的条件的出现而出现,因产生它的条件的消失而消失;存在也是如此。这一矛盾运动过程共有四个阶段:生、位、异、灭。每一阶段都受一定(主观的、客观的、或主客观同时的)条件所制约。事物必然在一定的条件成熟时产生;在条件相对稳定状态中存在;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之后因存在条件的完全破坏而消亡。运动的四个阶段只是运动过程中的质变点;运动在一个阶段与另一个阶段之间,刹那未停,瞬息变易,时刻处于量变的过程中。四阶段有始有终,运动本身无始无终;运动在一个四阶段的结束,又立即在新的条件下开始另一个四阶段的运动。这一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自然的客观规律。它适用于客观世界,也适用于主观世界,适用于生物界,也适用于非生物界,因而具有一定的唯物辩证因素,但是,原始佛教的小乘缘起说把这一思想着重用于观察主观世界和生物界,只见“人(我)空”(主观世界的生灭矛盾),看不见“法空”(客观世界的生灭矛盾)。
以龙树为代表的大乘佛教继承认识到“事实上”法空。 大乘哲学则从缘起说深入观察事物的本性,直接认识到事物本来在“理论上”就是空。不待分析或法灭之后始见真空;此空即“自性空”、“本来空”。这是大乘缘起说和小乘缘起说的主要区别。基于这一哲学上的区别,大乘和小乘在对待世间(人生)问题上也是截然不同的。小乘哲学把世间和涅槃看作根本对立的,主张逃离世间,远循林泉,独善其身,求取涅槃。大乘哲学则认为,世间与涅槃本来一体,原无二致,故主张不离人间而求解脱。同时还强调以身作则,示教利害,帮助社会生产物质财富,提高众生的精神生活。
二谛中道又称三谛原理。龙树虽然发展了大乘的缘起性空说,但不住于空,而是从“空”观“有”:不执空以否定有,不执有以排斥空;空在有中,有不离空,空有相摄,是为二谛。龙树又从二谛进一步发展了“中道”,构成“空、假、中”三谛原理。龙树在他的主要哲学著作《中论》说:“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在这首颂诗中,第一句是对过去缘起说的继承和肯定,后三句是他赋予缘起说以新内容──空、假、中三谛原理。
(1)空谛。“我说即是空”一句中的“空”,并非绝无之空,而是相对于“有”而言。“有”即存在,亦即一切抽象和具体的事物──诸法。诸法赖诸因缘而产生、存在、变化、消亡,本身没有常存不变的主体或自性;没有主体,意味着本来不存在;本来不存在便是“空”,或曰“性空”、“自性空”。自性空,谓在理论上当体之空,不需分析便知其空。
(2)假谛。“亦为是假名”一句中的“假”谓假托、假设,即给事物假设名称或概念,故曰“假名”。众缘所生之法,既然理论上本无实体,则只有形式上的存在。这样的存在,虽然随顺世俗,有其名言称谓即概念、范畴等,但都是假设的,并非真实,故曰“假谛”或“俗谛”。
(3)中道或中谛。“亦是中道义”一句中的“中”字,表面意义是“居中”,实际的意义是联系“空”与“假”的相即相离的关系而作的全面的辩证观察。缘生之法,本来性空,无有实体,但存假名。因此,若执诸法为实有,固然是错误;若执诸法为空无,连它们的名义上的存在也否认,同样是荒谬。正确的观点是,既不执空而对事物作绝对的否定,亦不执有而对事物作绝对的肯定。这便是“中道义”。
在龙树看来,中道不是折衷主义。因为缘生之法,理论上本无实体,故不能说其为有;诸法尚有假名,形式上仍然存在,故不能说其为空。这是诸法即一切事物本有的特征──诸法的实际。龙树据此而提出的中道观点,如用逻辑模式来表示“空、假、中”三谛有如下四重关系:
(1)、②表示诸法矛盾的客观存在;
(3)、④表示辩证认识的二重发展。“亦空亦假”是从肯定角度观察:诸法性空,假名为有;知空则不执有,知假则不执无,故得“统一 A”。这是第一层的辩证认识。“非空非假”是从否定角度观察:将空进一步否定,故曰“非空”,因为诸法有形式上的假定存在;将假进一步否定,故曰“非假”,因为诸法在理论上本无自性,故得“统一B”。这是第二层的辩证认识。第二层认识在哲学上比第一层认识深化。龙树把这深化了的哲理称为“中道”。
“八不”辩证模式龙树为了使他的中道理论包摄一切、解释一切,在更大的范围内表述中道的普遍意义,特提出“八不”模式。“八不”谓 8个相互对立的命题,亦即4对矛盾。《中论》的开首颂:“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在龙树看来,生灭、常断、一异、来去这4对矛盾,是矛盾中的主要矛盾,它们包摄了事物的自身、运动、空间、时间等方面。这 8个命题又是佛教内部一些派别和外道论师所执的主要偏见。龙树认为,这 8种偏见是错误的,必须批判。批判的武器是逻辑的否定模式“不”。“不”字有二义:
(1)事物本身的内在特征是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
(2)应按事物的本来面目和本有的特征作如实的观察或规定:不可执生,亦不可执灭;不可执常,亦不可执断;不可执一,亦不可执异;不可执来,亦不可执去。如果这样,便得中道,如模式所示:
常断、一异、来去的模式亦类此。从形式逻辑看,“八不”命题似是一个演绎程序,四句模式似是一个归纳程序。但无论演绎或归纳,对“八不”命题的推论都将得到同一结论:“统一B”的中道。
《中论》全书 500颂,27品,其中有25品以中道原理批驳他宗的宗义。龙树批判他宗的目的在于确立自宗的哲学命题──涅槃实际。龙树在《中论》中说:“无得亦无至,不断亦不常,不生亦不灭,是说名涅槃。”又说:“诸法不可得,灭一切戏论,无人亦无处,佛亦无所说。”这首颂对涅槃实际的无规定性,作了“权宜”的规定:
(1)“不可得”。诸法性空,本无可得,包括生死与涅槃都无可得。
(2)“灭戏论”。涅槃实际,离四句,绝百非;说生不是,说灭不是;说亦生亦灭或非生非灭,依然象隔靴搔痒,抓不到是处。因此,对它说来,语言的叙述,逻辑的推断,皆是言不及旨的戏论。
(3)“佛无所说”涅槃实际是“甚深微妙相”,佛陀对此也说不出所以然,只好保持沉默。龙树由此归结说:“涅槃之实际,及与世间际,如是二际者,无毫厘差别。”这样,龙树把中道引入一种只可以意会、不可以言传的唯心论的超验的神秘主义之中。
龙树哲学的影响龙树哲学的创立标志着佛教哲学从小乘哲学过渡到大乘哲学。印度哲学中的吠檀多派,从龙树学说中吸取了它的核心论点──空论,并加以利用。因此,龙树及其学说在印度哲学史上占据着十分突出的地位。公元3~4世纪,龙树的哲学思想传至我国,立即在我国佛教思想界引起了强烈的震动,并且很快左右了佛教哲学思想的发展方向。当时盛行的佛教流派如般若宗、涅槃宗,都直接以龙树的学说为理论根据,随后发展起来的三论宗、贤首宗、天台宗、禅宗和密宗,也都渊源于龙树及其学说。三论宗,曾采用龙树的《中论》、《十二门论》和提婆的《百论》作为立宗的根本典籍。龙树的哲学思想,随着我国佛教向邻国传播,在 、日本、越南的意识形态领域中也产生了持久的影响。龙树的著作传译至我国汉族地区的汉译本,现有20种;传译至藏族地区的藏译本,约有 118种;其中《大智度论》、《十住毗婆沙论》、《中论》、《十二门论》、《回诤论》是他的代表作。
参考书目
吕澂:《印度佛学源流略讲》,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
参考文章
带“龙树”的诗句文学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宇承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龙树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宇承;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70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