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Tajia'er wenhua
[外文]:Tagar Culture
南西伯利亚早期铁器时代文化。分布于苏联叶尼塞河中游米努辛斯克盆地、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地区和克麦罗沃州东部。年代约为公元前7~前1世纪,前接卡拉苏克文化,后续塔施提克文化。20世纪20年代,先由苏联考古学家C.A.捷普劳霍夫划定为一个文化,后由C.B.吉谢列夫根据米努辛斯克附近塔加尔岛发掘的冢墓而定名。有的苏联考古学家将这一文化分为4期:巴伊诺沃期(前7~前6世纪)、波德戈尔诺沃期(前6~前5世纪)、萨拉加什期(前4~前3世纪)和捷西期(前2~前1世纪)。
遗迹和遗物居住遗迹仅少数保存较好。在乌斯季叶尔巴村西南,发现有直径约200米的圆形居留地,其周围筑土墙,南面设门,墙内挖壕。但未见房址,当系战时避难地。
主要遗迹是墓葬,每一墓地包括几十甚至几百座墓。墓上有土冢和石围墙,围墙四角间或四边中央有柱形立石。随葬的青铜器组合中都有刀、锥、镜。第一期墓葬带有卡拉苏克文化的特点,如围墙作方形,往往互相连接,墓圹多为石箱。不同之处是有的墓圹建有木椁,葬式均为仰身直肢,头多向西南。陶器中有卡拉苏克式蛋形尖底器,但多数是典型塔加尔式的平底缸形器,一般在口沿上饰篦纹。典型青铜器是扁平素面柄的环首或半环首刀、扁平格手的短剑,出现战锤战斧。第二期墓葬数量最多,塔加尔特征也最明显。土冢一般矮小,围墙为长方形,墙内常建一石箱墓或木椁墓。一般为单人仰身葬。死者腰部除青铜的刀、锥、镜外,又增加了角刀、角梳。男墓则常出土短剑、锤、斧及镞等青铜兵器。陶器仍为平底缸形器,但有明显折肩,纹饰多篦纹、弦纹和从内壁压出的“珍珠纹”。短剑有突出于剑体四周的格手。镞作椭圆或菱形,有筩。出现大型墓葬,如阿巴坎草原的卡拉库尔干冢,封土高4米,围墙四角和四边分置14根高3米的立石,围墙内建2木椁墓室,面积分别为17和20平方米,推测墓主为一男一女。墓已被盗,随葬品仅遗少量金器等。第三期土冢一般高约1米,面积约200~300平方米,围墙内建1~3座大型木椁墓室,流行合葬,最多者达百人。也有只葬2~3人者。大墓墓室与围墙之间葬有儿童。随葬品有明显变化。陶器有壶、圈足锅。缸形器多为素面。青铜短剑有八字形格手;铜刀有三角形或镂孔刀柄;战锤变小,背部常饰山羊形象。屡见奔鹿形小牌。在只葬2~3人的墓里,青铜器较多,常出土金饰物。大型墓葬如萨尔贝克冢高11米,石围墙高2米,四角和四边巨石高4~5米。第四期墓葬有两类:一类近似萨尔贝克冢,单独建于草原。木椁面积为30×50平方米。墓内人骨多达百余具,墓穴之后封盖时放火焚烧。另一类为墓葬密集的墓地。石板围墙面积在10平方米以下,内建一石箱墓,葬2~7人。出现死后环锯头骨和脸部覆以石膏面罩的风俗。随葬器的较大特点是没有青铜工具,代之以仿铜器的铁刀、铁剑、铁锛及带钩等。陶器中仍有素面平底缸形器,出现类似斯基泰铜(见斯基泰文化的绹纹有耳圈足器及方形或盘部有隔的小容器)。
经济和社会形态经济生活沿袭卡拉苏克文化的传统,为半游牧和锄耕农业。大量的青铜镰刀,以及灌溉渠道和守护水渠的防御建筑等遗迹,表明农业占有显著地位。青铜器器形和纹饰的规格化,铸造工艺的改善,铜器窖藏中所出制品上的工匠标记等,说明铸铜业开始形成专业化的生产,产品用于交换。从第四期铁制工具取代青铜工具并模仿其形制看来,当时已开始本地的冶铁生产。从4期墓葬的变化中可以看出,在墓葬规格和随葬品方面,差别逐渐明显,反映出社会成员的贫富分化。而第二期开始出现的巨冢,应是氏族贵族或部落首领的墓葬。推测当时的社会结构为氏族制后期的军事 制阶段。
人种、起源和文化联系该文化居民的体质类型属欧罗巴人种,与阿凡纳谢沃文化、安德罗诺沃文化的居民和黑海北岸的斯基泰人接近,有人推测系我国史书中记载之丁零人。塔加尔文化的早期遗存与卡拉苏克文化多有继承关系,表明它是从后者发展而来。这一文化的青铜兵器、马具及艺术中的“野兽纹”,与斯基泰文化及中亚、外贝加尔、蒙古、我国北方地区的某些出土遗物相类似,表明该文化与这些地区的早期铁器时代文化有着广泛的联系。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垣亦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塔加尔文化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垣亦;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69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