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Xianrendong yizhi
我国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的洞穴遗址。位于江西省万年县城东北15公里的小河山。1962、1964年江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江西省博物馆、我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3次进行小型发掘。堆积分上下两层,文化内涵有较大的差别。下层兽骨的放射性碳素断代未经校正的年代,为公元前6875±240年,可作参考。仙人洞下层是我国较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存之一,对于了解华南地区相同时期洞穴遗址的文化面貌和特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
下层的生产工具中,打制石器较多,一般仅打出刃部即行使用,很少第二步加工修整, 见砍砸器、刮削器、盘状器等。磨制石器较少,一般较粗糙,器类也简单,主要有扁圆形穿孔石器、两端尖的梭形器、锥形器以及个别的石凿。还发现许多针、锥、凿、镞、鱼镖等骨角器和尚保留蚌壳外形的穿孔蚌器。除有的骨器制作较精外,生产工具普遍比较原始。陶器都是质地粗糙的夹砂红陶,陶色不纯,内壁凹凸不平,原始性尤为明显。外表绝大多数饰绳纹,并且较普遍地在内壁也印有绳纹,器形能辨认者只有一种直口或微侈口的圜底罐。
上层也是打制石器与磨制石器共存,并有较多骨角蚌器,器形与下层的大都相近,但新出现了磨光扁平石锛、骨矛形器和带铤蚌镞。陶器变化较大,以夹砂红陶为主,新添夹蚌红陶、泥质红陶、细砂和泥质的灰陶。除绳纹外,又有了篮纹、方格纹,但无编织纹、回纹之类的几何印纹陶片。器形有罐、豆、壶等。
在上、下层中发现多处火堆遗迹,同时含有大量野生兽禽骨骼和螺蚌介壳,没有发现确凿的家畜骨骼,结合出土工具分析,大体反映出当时人们主要是依靠渔猎和采集为生的。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志专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仙人洞遗址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志专;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69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