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日本明治维新期间通信之间的改革介绍

从1894年到1895年的甲午战争,已经过去120年了,在列强强舰大炮的带动下,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中日两国,都走上了学习借鉴的道路。西方富国强兵。那么日本是如何在三十年内成为一个国民国家的呢?从通信创新、交通革命和大众社会的形成等方面,我们可以窥见其端倪。
今天日本发行的1日元邮票上,印着一个瘦削的老人,脸上印着一脸不高兴,他就是近代日本邮政之父前岛美美。
1870年,被任命为邮政信使权正的前岛提出要在全日本实现“信件往来自由便捷之道”,基于这一想法,他开始筹划在东京、大阪和京都设立邮局。次年,前岛本人也远赴欧美进行实地考察,学习邮政业务的较新知识,并决定大干一番。
但是明治初期的日本人对邮政系统没有概念,因此闹出了不少笑话。日本报纸在 1872 年记录了许多男性公民在邮箱中排便的丑闻。
在日语中,“邮政”写作“郵便”,“邮箱”写作“郵便箱”。 有的还在中间的“便”字上写着“差入口”(即插入信件的投递口),肇事市民将“郵”字认作“垂”字,加上误解了“差入口”的含义,以为这是新引进的公厕设施“垂便箱”,于是纷纷亮出独门兵刃实施“差入”,酿成灾难性后果。

随着邮政事业的发展,被准邮递员击杀的劫匪也随处可见,以至于一度考虑向全国邮递员统一配发左轮sq。
尽管重重障碍,日本的邮政系统终于以1882年《邮政条例》的颁布为分水岭,迎来了发展的契机。该法令统一了日本全国的邮政费用,邮政汇票和邮政储蓄也走上了正轨。
1892年颁布了《邮包邮递法》,虽然当年全国投递的邮包只有约4万件,但也标志着日本全国邮政网络的基本完善。 1894年爆发的甲午战争期间,前线的日军士兵大多使用被称为“军邮”的特殊信件与当地家庭联系。事实上,正是甲午战争导致了日本邮局的爆炸式扩张。
1887年,日本的邮政投递量为1.3亿件,1892年上升到2.8亿件,1895年达到4.4亿件,其中1893年至1894年间的投递量增加了1亿多件。 1892 年,日本全国有 4,000 家邮局,到 1903 年已达到 6,000 家。
甲午战争在日本引起的另一个重要变化是明信片的迅速普及。早在1870年代,前岛就推出了来自西方的明信片,比普通的信件投递便宜很多,深受老百姓欢迎。甲午战争时期,日军发行的“军邮”多为明信片,战争结束后不久,又演变出图画明信片。

自 1900 年以来,日本就允许私人分发明信片,使这个简单的帖子在今天很受欢迎。明信片的主要特点是寄件人可以利用明信片本身的模板来表达自己想说的话和所处的位置,而无需花费大量的笔墨,这对于文化水平一般的普通人来说非常方便。责任
在邮政系统创建之前,电话在日本已经存在多年。 1854年美国人佩里第二次率领舰队前往江户要求日本开国时,他特意派出一名拿着莫尔斯电报的电讯技术员为幕府,用一英里长的电线向幕府发送电报信息. “江户横滨”。佩里将电信机赠送给幕府,幕府深受感动,很快又从法国进口了另一台电信机。
然而,日本的电讯业务和邮政业务一样,也在 1872 年走上了正轨:这一年,大阪和神户之间的电讯服务开通了。 1874 年至 1876 年间,本州、九州和四国之间也建立了电信服务,日本于 1878 年在东京设立了电信总局。

1887年,日本共发出电报260万封,1892年上升到540万封,甲午战争结束后的1897年更是飙升至1400万封。以1900年颁布的《电讯法》为契机,电报也成为日本文职阶层通报紧急事项的常用方式之一。
1854年,意大利人Antonio Meucci发明了电话,但1876年Graham Bell获得了电话专利。
次年,电话传入日本,也形成了东京和横滨之间的电话业务,但直到1890年才正式成为国有企业,比我国的电话业务晚了八年,只有300部那个时光机里日本的电话。三年后,日本的电话数量增加到 2,600 部。
甲午战争结束后,日本于1896年发行电话债券,东京、京都、名古屋等主要城市间相继开通电话。到 1903 年日俄战争前夕,全国有 35,000 名注册电话用户。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日本明治维新期间通信之间的改革介绍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6878.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