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Fenlan dianying
[外文]:Finland, cinema in
1904年芬兰开始拍摄新闻片。1906年阿波罗电影制片公司成立后开始生产短纪录片。1907年导演T.普罗与瑞典导演合作拍成第一部短故事片《酿私酒的人》。1913年,普罗独立完成了第一部长故事片《瑟尔薇》(根据同名小说改编)。1919年他与E.卡鲁共同创办了苏奥米影片公司。
20年代以来,芬兰电影主要是改编本国文学作品,如《安娜·丽莎》(1922,普罗等导演)、《劳塔屈勒的老男爵》(1923,K.法格尔导演)、《荒原上的鞋匠》(1923,卡鲁导演)。在这段时间里,赫尔辛基和坦佩雷又出现了一些电影公司。
30年代,芬兰电影颇为兴旺,出现了不少新导演,其中最成功的是N.塔皮奥瓦拉,他的影片有《尤哈》(1937)、《个人的道路》(1940)等。此外还有R.奥尔科,拍有《希尔达勒牧场总管》(1934);V.瓦拉,拍有《尼斯卡沃里的年轻主妇》(1938)。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平均年产影片15~20部。战后又涌现了一批新导演,如M.卡西拉、A.塔尔卡斯等人。影片多为音乐片和喜剧片,但传记片也得到一定的发展,如《诗人之王和候鸟》(1940,夏尔克亚导演)、《我爱》(1946,温霍导演)等。
50年代,年产量已达25~30部,较优秀的影片有《白鹿》(1952,E.布隆贝格导演兼摄影)、《无名英雄》(1955,E.拉伊导演)、《红线》(1959,M.卡西拉导演)。50年代末期,由于经济萧条和电视的影响使影片数量减少。
1961年,芬兰电影基金会成立,国家对电影生产给予资助。以后一直到80年代电影走上现实主义道路,题材日趋广泛。一些老导演对现实问题的题材发生兴趣,出现了一批影片,如R.亚尔瓦的《一个工人的日记》(1967)、《一个人的战争》(1973)、《兔年》(1978);E.拉伊纳的《这里在北极星下》(1968)、《阿克塞莉和埃莉娜》(1970)。这些影片描写了20世纪初的芬兰社会生活。很多青年导演的作品则揭示了社会政治方面的问题,如J.帕卡斯维尔塔的《夏日 》(1970)、《迎接圣诞节的一家》(1975),M.尼斯卡宁的《8粒致命的 》(1972)、《秋天一切将改变》(1978)、《逃亡》(1981);E.基维科斯基的《桀骜不驯的弟兄们》(1969)、《工厂的枪声》(1973)和《海岸之夜》(1980)以及T.苏奥米宁的《正确》(1980)等。此外比较知名的影片还有历史传记片《火热的心》(1981,P.洪卡萨洛和P.来赫托导演)、社会心理片《野兽的行踪》(1981,帕卡斯维尔塔导演)、儿童片《裴希和依露西》(1984,里基·帕腾宁导演)、侦探片《丑闻》(1985,J.J.道纳导演)、音乐片《达·卡波》(1985,洪卡萨洛等导演)等。80年代以来,平均年产量为7部影片。
芬兰的电影工作者协会于1952年成立,每年评选一次国产影片,授予优秀电影创作人员尤西奖。自1970年开始在坦佩雷举办国际短片电影节。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明知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芬兰电影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明知;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68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