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taociqi zhuangshi
[外文]:ceramics decoration
采用塑造与加彩等技艺使陶瓷制品的造型与外貌产生美术效果的手段。陶瓷器装饰方法很多,有雕塑、色坯、色釉、彩绘、贵金属装饰和光泽彩几类。它们各具艺术特点和效果。
雕塑通过模印、镶嵌以及手工镂、捏、堆塑、雕刻等手法进行器型装饰的方法。雕塑按器型特征可分为圆雕、浮雕、镂雕、捏塑等数种;按成品是否覆釉可分为素雕和彩雕两种。圆雕是可以四面欣赏、完全立体的雕塑。浮雕是将形体纹样压在器壁或平面上,使之产生压缩后的立体效应的雕塑。镂雕分为纹样穿透器壁的全镂和不刻透的半镂。捏塑是将可塑泥料捏成各种精巧组件,半干时粘接到加工好的主件上的装饰方法。素雕不敷釉而达到天然完美。彩雕是在雕塑的坯体上施以颜色釉或加以彩绘装饰。多种艺术陈设瓷和玲珑瓷属于雕塑装饰。
色坯用着色矿物、合成颜料掺入坯料或直接用天然着色坯料,成型后经高温烧成,使陶瓷胎体整体呈色。着色矿物和合成颜料用于陶瓷器着色,如红色调用氧化铁、锰红等,黄颜色用锑黄、铬钛黄等,绿色用三氧化二铬,黑色用氧化钴、钴铝锌蓝等,棕色用二氧化锰、三氧化二铁和三氧化二铬的混合物等。颜料需达足够细度,与坯料充分混合,否则将引起坯胎色斑。除用色坯料直接成型器物外,还有用原坯料先成型器物,然后将色坯料覆盖表面,形成整体表面着色坯胎。通常称覆盖的色坯料为化妆土。覆盖的方法有浸渍法、浇注法和喷涂法。
色釉在陶瓷器釉中加入颜料使形成釉体呈现色调的装饰技巧称为色釉装饰(见颜色釉瓷)。在色釉装饰中,除了着色以外,还可采用艺术釉使其达到装饰性效果。艺术釉包括结晶釉、无光釉、裂纹釉和流动釉。
结晶釉使釉层出现明显结晶的釉。结晶釉的形成,是利用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结晶成分,使釉在形成玻璃体的过程中饱和,冷却时从液相中析出结晶。不同的化学组成和不同的釉层厚度、温度制度,形成不同晶形的结晶釉。结晶形状有星形、冰花、晶簇、花网纤维状等,并可得到有色结晶。
无光釉釉面无高度光泽,只在平滑的表面上显出微小的丝状或绒状光泽的釉。用带色的无光釉装饰人物的头发、人体和工具等,可显示出特殊的艺术效果。无光釉的制造方法很多。可通过降低普通釉的烧成温度获得;可以用稀的氢氟酸腐蚀;也可以改变釉料的化学组成,使釉在冷却阶段中析出微小晶体均匀地分布在釉中,形成无光釉。
裂纹釉釉层中有清晰的龟纹状裂纹的釉。裂纹釉的形成,是因为釉的热膨胀系数大于坯体,由于张应力的作用,在制品釉面上产生微小裂纹。釉料组成、颗粒细度、釉层厚度和烧成时的温度制度对裂纹形态均有影响。按裂纹的形态特征,裂纹釉有鱼子纹、百圾纹、冰裂纹、蟹爪纹、牛毛纹等。
流动釉利用易熔釉在烧成温度时处于过烧而减小粘度,导致釉沿器物斜面流淌形成活泼形态的釉。通常可先涂敷一层白釉,再用浇釉、浸釉、喷釉、筛釉等方法施有色的易熔釉,形成各种形态的画面。
彩绘在陶瓷器上按艺术设计要求附着各种色釉,再入窑彩烧而获得装饰效果。彩绘可在生坯或素烧胎上进行,也可在釉烧过的釉坯上进行。分釉上彩绘、釉下彩绘和釉中彩绘。
釉上彩绘又称釉上彩。在陶瓷器件釉面上用低温颜料色釉进行彩饰,并在750~850℃的温度中彩烧,使画面牢固附着于釉面的方法。用于釉上彩的颜料色调极为丰富,装饰工艺方法多样,生产效率高,但画面容易磨损,光洁性差,并容易发生低熔釉铅溶出污染食物。古彩、粉彩(见粉彩瓷)、广彩(见广彩瓷)、新彩、贴花、印花、刷花、喷花等都属于釉上彩绘。
(1)古彩:又称硬彩。是景德镇传统釉上装饰艺术之一。它源于红绿彩和五彩。古彩取材多样,装饰性强,笔法潇洒奔放,线条雄健有力,色彩以单线平涂为主,对比强烈明快,红绿鲜明。古彩装饰多用于陈设瓷,烤烧温度800~850℃。
(2)新彩:又称洋彩、新花。是受国外影响发展起来的一种装饰方法。新彩在操作上较古彩、粉彩简便,颜料烧成前后色相变化不大,容易掌握。新彩的色彩丰富明快,表现力强,可以与其他方法结合运用。
(3)贴花:根据各种器型设计出来的纹样,用陶瓷颜料印刷成彩绘花纸或薄膜,再转贴于陶瓷器上,进行彩烧。印刷方式有平版印、丝网印、凹版印或互相结合印。贴花装饰操作方便,规格统一,生产效率高,已成为日用陶瓷上广泛运用的一种装饰方法。
(4)刷花与喷花:用镂空图纹板贴在陶瓷器釉面上,用混有松节油与树脂的釉涂刷或喷涂,只在镂空处附着釉面,然后彩烧。
釉下彩绘又称釉下彩。用各种釉下颜料色釉在泥坯或釉坯上绘画纹样,然后施透明釉入窑经高温烧成。釉下彩绘画面光亮且不会损坏变化,但颜料和色彩不如釉上彩绘丰富,而且难以机械化生产。釉下彩包括釉下五彩(见釉下五彩瓷)、青花(见青花瓷)、釉里红、铁锈花、剔划花等多种。
(1)釉里红:景德镇的传统釉下彩绘之一。用以氧化铜为着色剂的色料在坯体上描绘各种纹样,然后施透明釉,经高温还原气氛烧成后,在釉里透出红色的纹样,有单独以釉里红装饰的,但大多与青花一起进行装饰,称青花釉里红。其特点是既有青花的沉静安定,又增添了釉里红的浑厚明丽,丰富了色彩效果,构成了庄重高雅的艺术风格。
(2)铁锈花:我国邯郸磁州窑(见邯郸陶瓷)的传统装饰方法之一。它以贫铁矿石-斑花石(含Fe2O3)作为彩料,在施白色化妆土或施黑釉的瓷坯上绘成纹样经高温烧成,呈现出白地黑花或黑地褐彩。铁锈花黑白对比强烈,有白地黑花、黄地黑花、绿釉铁锈花、黑釉铁锈花等数种。
(3)剔划花:又称刻花填色。在坯体上用一种特制的刻刀刻出花纹,在刻出的凹槽内填以各种色泥,再施透明釉,经高温烧成的装饰方法。
釉中彩绘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彩绘装饰方法。这种陶瓷颜料不含铅或少含铅,装饰在陶瓷制品釉面上,经1100~1250℃高温快烧,使彩釉渗透到釉层内部。与釉上彩比,釉中彩耐酸碱性能和耐磨性能好,并解决了陶瓷画面的铅毒问题。
贵金属装饰用金、铂、钯或银等贵金属制成着色剂,在陶瓷器上作釉上装饰。金是最常见的装饰贵金属,使用时常制成金水、粉末金,还有少见的液态磨光金。上金有亮金(描金与金边)、磨光金和腐蚀金等方法。
亮金装饰采用由硫化香膏与氯化金,并附加铋、铑和铬化合物溶制配合而成的金水,涂绘在瓷釉表面,经700~850℃彩烧,即形成发光的亮金膜,膜厚仅0.05~0.1µm,光亮夺目,但容易磨损。一般金水含纯金 10~12%。
磨光金装饰采用含金约50~70%的胶态棕色细粒金彩料,混以稠化油,涂绘在瓷釉表面,经700~800℃彩烧后成无光泽薄金,抛光后才发亮,因含金量高于亮金,因而经久耐用。
腐蚀金装饰又称雕金。以我国唐山地区的最为著名。用氢氟酸在瓷釉面上局部腐蚀出沉陷图纹,然后在整个釉面涂上金彩料,经烤烧,被腐蚀沉陷图绘部分凹陷无光,与未经腐蚀的光亮部分形成凹凸明暗的对比,互相衬托。腐蚀金装饰具有高雅富丽的艺术效果。适用于装饰高级细瓷及陈设瓷。
光泽彩又称电光彩。一种特殊的釉上装饰。釉面经装饰后存在金属或氧化物薄膜,由于入射光与光亮薄膜的反射光发生干涉,因而映现出彩蚀般的光亮色泽,有粉红、黄、绿、蓝、灰、紫、茶、金等色。光泽彩所用的彩料电光水由铁、钴、铜、铀、铬、铋、锰等树脂酸盐分别与硫化香膏、樟脑油等配制而成。将电光水涂绘于釉烧过的釉面上,在隔焰炉中经600~900℃温度彩烧,树脂酸盐和调料剂分解并炭化,使一部分金属氧化物还原成金属薄膜,映现彩虹光泽。
参考书目
杜海清编著:《陶瓷釉彩》,湖南人民出版社,长沙,1976。
素木洋一著,刘可栋、刘光跃译:《陶瓷色料》,建筑工业出版社,1979。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学智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陶瓷器装饰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学智;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67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