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灰口铸铁

[拼音]:huikou zhutie

[外文]:grey cast iron

铸铁的一种。一般指含碳量2.7~4.0%、含硅量0.5~3%和锰、磷、硫总量不超过2%的铁、碳、硅合金。碳量的75~90%为片状石墨,断口呈暗灰色,因而得名。由于石墨的强度很低(2kgf/mm2),且呈片状分布于基体中(图1),所以石墨在灰口铸铁中起着割裂基体(图2)、恶化机械性能的作用;但石墨在铸铁中可起吸震和自润滑作用,所以广泛用灰口铸铁制作机器的机座。我国是最早使用灰口铸铁的国家(见冶金史)。

灰口铸铁的抗拉强度一般为12~30kgf/mm2,随着碳、硅量的降低,机械性能也相应提高。但是,当抗拉强度超过20kgf/mm2时,如果再降低碳、硅量,又会使机械性能恶化。1922年出现了一种“孕育铸铁”,实际上是一种高强度灰口铸铁。这种铸铁在浇铸时严格控制化学成分,加入石墨化元素,改变其凝固过程,降低过冷度,使共晶团细化,片状石墨的尺寸及分布也得到改善,可使抗拉强度超过30kgf/mm2。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宏胜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灰口铸铁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宏胜;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67822.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