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普遍化压缩因子图

[拼音]:pubianhua yasuo yinzitu

[外文]:generalized compressibility chart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表示压缩因子Z与对比压力 pr对比温度Tr关系的曲线图。压缩因子是表示实际气体的p-V-T关系偏离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程度的参数,其定义为:

式中p为压力;Vm为摩尔体积;T为绝对温度;R为摩尔气体常数。对理想气体Z=1。

根据对应态原理,不同气体处于相同的对比压力和对比温度时,具有相同的压缩因子。因此,压缩因子可表述为对比压力pr和对比温度Tr的函数,即:Z=Z(pr,Tr)。这种关系用图线表达,即为普遍化压缩因子图,通常是以pr为横坐标,Z为纵坐标,绘出一簇等Tr线(见图)。

最早的普遍化压缩因子图是J.Q.柯普等(1931)和G.G.布朗等(1932)利用烃类实验数据绘制的。稍后,B.F.道奇用烃类和其他物质的数据绘制这种图。附图是K.M.华生和R.L.史密斯利用二氧化碳、氮、氨、甲烷、丙烷和戊烯的实验数据于1936年所作。L.C.纳尔逊和E.F.奥伯特在1954年绘制了更详细的压缩因子图,提高了关联精度。

将压缩因子仅作为对比温度、对比压力的函数,误差较大。如果引入第三参数,可提高计算的准确度。比较成功的方法是以偏心因子 ω(见对应态原理)为第三参数,这样,压缩因子的表达式为:Z=Z[0]+ωZ[1] 。式中Z[0]为具有球形小分子的简单流体(ω=0)的压缩因子,Z[1]为偏离简单流体的校正。Z[0]和Z[1]都是pr和Tr的函数,并已作为图和表,可供查用。

利用普遍化压缩因子图,只要知道物质的临界压力、临界温度等特性参数,就可计算p-V-T关系。在化学工程中常用于要求不高的工程估算,或对缺乏实验数据的物质用来近似地表示p-V-T关系。但由于对应态原理是近似性的,如要取得精确计算结果,仍须应用p、V、T实验数据和状态方程。普遍化压缩因子图亦可用于混合物(见对应态原理)。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付梓雅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普遍化压缩因子图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付梓雅;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67316.html

赞 ()

相关阅读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