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hongguo sichoushi
[外文]:history of silks in China
丝绸起源于我国。关于起源的时间其说不一。根据历史文献,比较普遍的有两种说法:一为自伏羲开始化蚕桑为帛;一为黄帝时始有养蚕。据推算,伏羲是旧石器时代的人,而黄帝则是新石器时代的部落联盟领袖。因此,前者可能是指野蚕茧开始被利用,后者可能是指蚕开始被驯化家养。可与这些文献记载互相印证的出土文物有:
(1)1975~1978年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村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公元前4000多年),发现一批纺织用的工具和牙质盅形器。这件盅形器周围用阴纹雕刻着类似蠕动的蚕的图形,配以编织花纹(图1)。
(2)1927年在山西夏县西阴村的仰韶文化遗址(公元前5000~前3000年)发现一个半截的蚕茧。蚕茧被锋利的工具切去一半,说明当时人类与蚕茧是有接触的。
(3)1958年在浙江吴兴钱山漾遗址(公元前 2700多年)发现一批丝、麻纺织品,其中有平纹绸片和用蚕丝编结的丝带以及用蚕丝加拈而成的丝线(见我国纺织史)。这一发现令人信服地证明,我国的养蚕、抽丝、织绸的起源年代不会晚于这个时期。
夏代以前(公元前2100多年以前)是丝绸生产的初创时期,开始利用蚕茧抽丝,并将蚕丝挑织成织物。从夏代至战国末期 (公元前2100~前221年)是丝绸生产的发展时期,尤其是丝织技术有了突出的进步,已经能用多种的织纹和彩丝织成十分精美的丝织品。自秦代至清道光年间 (公元前221~公元1840年)是丝绸生产的成熟时期。这一时期,各道工序各项工艺日益完善,手工操作的丝绸机器也进一步完备而且普及,桑蚕丝绸生产形成了完整的农工商体系。特别是汉唐以来,丝织品和生丝通过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大量远销到中亚、西亚、地中海和欧洲,受到各国的普遍欢迎,促进了东西方贸易、文化和技术的交流。古希腊、罗马人因此称我国为“丝国”。 战争以后,直到1949年,是丝绸生产的衰落时期。 中毁桑200万亩,丝绸厂半数毁于炮火。此后,更是桑园荒芜,蚕农破产,工厂倒闭,工人失业,丝绸业处于奄奄一息的境地。上海的缫丝厂在全盛时期(1929年)曾达到160家,但到1949年仅存两家;上海和杭州一些小丝织厂和机坊,只有37%的机台正常生产。
我国成立后,丝绸业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1980年的桑蚕茧收购量为1950年的7.9倍,生丝产量为10.4倍,绸缎产量为14倍,生丝出口为5倍,绸缎出口为11倍,内销绸缎增长100倍。同时,生丝品质不断提高,从1949年前的A、B级提高到3A级以上(生丝质量分为4A、3A、2A、A、B、C、D等级),绸缎花色品种不断增多。丝绸厂中已经部分使用自动缫丝机、自动织机等设备,并且探索用电子计算机控制等技术。1980年我国蚕茧和生丝产量分别占世界总产量的51%和43%,均居首位。
制丝人类利用蚕茧,可能从取食蚕蛹开始,继而才发现茧壳上的丝缕可以抽出,后来就把蚕茧用热水浸泡抽丝,称为缫丝。最初是采摘野生蚕茧进而才把野蚕驯化放养在树上,逐步形成采叶家养。蚕的种类很多,以桑树叶为主要食料的桑蚕,吐出的丝质量较佳,最为人们重视。桑蚕家养和缫丝在周代已经开始,在陕西省扶风、辽宁省朝阳发现的一些西周丝织品,经鉴别,都是家蚕丝所织。周代还只能利用鲜茧缫丝,新茧登场,必须在短短数日内缫完,否则蚕蛹化蛾,便不能缫丝。至秦、汉,采取阴摊等办法延缓化蛾,或日晒杀蛹。到南北朝时,民间已经采用盐腌法杀蛹。自唐至五代时,朝廷的“盐法”中,均规定有专门用在腌茧的茧盐一项,足见重视。到了明清,火力焙茧和烘茧逐步发展,浙江农村已出现简易的烘茧灶。从此烘茧杀蛹取代了盐腌法。商、周时期,缫丝工艺已逐步完备。对蚕茧已经开始根据不同需要分档使用。西汉时已经用沸水煮茧了,凭目测掌握煮茧水的温度,即以水面出现蟹眼大小的气泡为宜。在《礼记·祭仪》中对缫丝工艺有比较详细的记载:“及良日,夫人缫,三盆手,遂布于三官夫人世妇之吉者,使缫。”说明周代或周代以前,在缫丝工艺操作中为使茧子渗透均匀,采取多次浸渍,并握住大把聚束振动出绪。马王堆汉墓出土纺织品中的纱罗等丝织物表明,汉代非但能缫制纤度极细的生丝,而且条干均匀。元代《农书》中指出生丝质量必须要达到细、圆、匀、紧。在长期生产活动中,人们逐步mō索到一些可以保证生丝品质优良的经验。如明代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说:“出口干、出水干。”出口干主要是指蚕在上簇结茧时的簇室管理,要创造良好的营茧条件,簇中要保温、通气和干燥,使蚕吐丝时出口就干。这样结成的茧子,在缫丝时解舒好,能够“一绪抽尽”。出水干是指缫丝时要能随缫随干,使丝质坚韧,色泽晶莹。缫丝用水与丝的品质关系极为密切,选择用水因地而异,例如闻名于世的“辑里丝”,就是取浙江南浔穿珠湾之水缫成,丝色特佳。
在出土的甲骨文中,发现有类似缫丝的象形文字,可以证明从殷商到周代,缫丝已经采用简单工具。从汉画象石上所刻的图象中可以看出,缫丝时把茧浸在水中,引出丝头,卷取在丝框上(图2)。丝框又叫子,最先用手旋转,因速度太慢,后改进为曲柄手摇。秦汉时期手摇缫车已很普及,宋代以后至清末,又普遍应用了脚踏缫车。并且在缫车上加装偏心轮,使导丝机构能左右移动,卷绕到丝框上的丝片成网状交叉,层次分明,便于络丝。
自从我国的养蚕、制丝技术传到国外以后,日本、法国和意大利等国蚕丝业逐步发展。法国首先利用蒸汽加热和机械缫丝代替手工,所用机器叫做直缫坐缫机,就是把丝直接缫在周长1.5米的大上,每台有5绪。意大利也使用这种缫丝机。这样的缫丝机传到日本,被改成先缫在周长为0.56米的小上,再由小转络在大上的再缫坐缫机。这样缫得的生丝容易烘干,质量也有所提高。19世纪70年代这种缫丝机由华侨引进,在广东设厂。此后上海、无锡、杭州、苏州、重庆也办起了坐缫丝厂。20世纪20年代日本创造20绪的立缫机,工人看管绪数增加,卷绕速度放慢,使丝条均匀。1924年后,江苏、浙江办起了立缫丝厂。50年代,我国在研究自动缫丝机的同时,又由日本引进自动缫丝机在杭州设厂。1978年我国研制成定纤式自动缫丝机(见自动缫)。现在我国制丝业把立缫和自动缫丝机配合起来使用,取得合理利用不同等级原料茧的良好效益。
柞蚕的放养和利用,是古代我国人民的又一贡献。崔豹《古今注》记载:“汉元帝永光四年(公元前40年),东莱郡东牟山,有野蚕为茧,……收得万余石,民以为蚕絮。”又《晋书》记载:“太康七年(公元286年),东莱山蚕遍野,成茧可四十里,土人缫丝织之,名曰山绸。”野蚕、山蚕都是柞蚕,柞蚕之名始见于晋郭义恭所著的《广志》。我国晋代已掌握了柞蚕茧的缫丝技术。明代中期以后,柞蚕放养技术迅速传布,成为山区农民的重要副业。柞绸制衣,在明朝风行全国。我国成立后,柞蚕茧产量逐年增加,1980年比1950年增加7.3倍,占世界总产量的80%以上,居世界靠前位。我国柞蚕茧缫丝一向用简单木制缫丝机,1949年以后,才研究引用桑蚕茧的机械缫丝技术,逐步发展为今天的水缫机缫丝法(见制丝)。
丝织夏代丝织生产已经发展起来,丝绸被作为交换物品。据《管子·轻重甲》记载,夏末时的伊尹,曾用丝织品和夏桀换 100钟粟。周代丝绸持续发展。从出土文物上看,商代以前的丝织物纹样大多还是平纹或简单几何花纹。到周代已经流行小型花的提花织物,甚至还出现了色彩较多和组织相当复杂的大型花纹织物。周代至春秋战国时期,丝织生产发展更快。这个时期出土的丝织品,有无花纹的绡、、纺、縠、缟、纨等,也有带花纹的织物如绮和锦。特别是织锦的出现,证明当时已经掌握了提花技术。以后几经改进,并随着唐代丝绸之路的昌盛,我国提花技术辗转传至亚欧各国。到18世纪下半叶法国人应用我国提花机的基本原理,采用穿孔纹版代替“花本”,制成能织造大型花纹的动力提花机,这种机器一直沿用到现代。
准备包括络丝、并丝、拈丝、整经和卷纬。古代的络丝不仅起改变卷绕形式的作用,而且起分类的作用,把丝条按粗细分档,操作时用拇指和食指捏住丝条,在丝条通过时靠指面感觉分辨出丝条的粗细,然后用子分别卷绕起来,所以又称为“调丝”。最初的络丝方式,像汉画像石上的并丝图(图3),是以手指拨转子。后来在子中心穿一根杆子作为轴,以手掌托住杆子并抛动旋转,即所谓“掉取丝”。再进一步改进,把杆子活套在木架上,并在杆子上兜套一根绳索,将绳索的一端固定,另一端用手拉动,带动子旋转。这种手抛法和绳索牵拉法等络丝方法,在南方农村中一直沿用到清末。
古代拈丝也叫打线。钱山漾遗址出土的丝线,是已发现的最早加拈丝线。古代拈丝有纺专法和转锭法两种,转锭又可分为竖锭和卧锭。古代的一些工具如车、纬车、孚车都可兼用于卷绕和拈丝。江陵马山战国墓出土丝织品中有一种丝带,其中的丝线加S拈,拈度为1000~2000拈/米。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汉代绉纱,经纬丝拈度达到1400~2400拈/米,从而在织物上获得良好的绉效应。这些发现表明汉代以前的拈丝技术已经有很高的水平。拈丝工艺几经改革,到宋代,在《女孝经图》画卷中的拈丝图(图4 )所画拈丝车是一木制大轮,上有锭子,摇动大轮带动锭子旋转,将筒管上的丝条引出便可以加上拈回。南宋时并丝和拈丝已经广泛应用大纺车,其结构和元王祯在《农书》中所记述的纺麻大纺车相似。
古代整经又称纼[zhèn]丝,有两种型式:一种是齿耙式,另一种是轴架式,以齿耙式为主。1978年在江西贵溪的春秋战国崖墓中出土的残断齿耙,就是古代整经工具。轴架式整经可以认为是近代使用的大圆框整经机的前身。卷纬可在纬车(图5)上完成,把纬丝绕在竹管上。纬丝先用水浸湿,借以增加丝的韧性和柔软性,织时不易断头,也可以织得更紧密使织物外观平挺。这一湿纬工艺在近代部分纺绸生产中仍然沿用。19世纪70年代以前,丝织用土丝作经丝,上机后容易起毛,所以经丝要上浆。后来缫丝改用机械缫丝,可不再上浆。20世纪20年代,杭州纬成绸厂和上海美亚绸厂,开始引进意大利式和美国式拈丝机,逐步代替了木制拈丝机。络丝、并丝、整经、卷纬也逐步采用动力机器代替手工机器。
织造古代丝织技术的突出成就是改进织机,尤其是创造了多蹑织机和束综提花织机。从战国到秦汉时期,用脚踏杆提综开口的织机应用渐多。这种织机上的脚踏杆古时称为蹑。随着织物的花纹渐趋复杂,需要安装的综片增多,脚踏杆也随之增多,这种织机称为多综多蹑织机。多综多蹑织机早在汉代以前就已广泛使用。后经马钧革新,减为12蹑,仍能控制60余片综,因此织成的织物图案花纹依然能达到生动逼真,而生产效率则有很大提高。商代的绮和周代的锦,虽然都已经是花纹比较复杂的织品,但这类花纹一般还是属于对称型、几何纹,而且每一个花回的循环数较少,可以用多综多蹑织机来织造。当丝绸纹样向着大花纹发展,如大型花卉和动物等纹样,花纹循环数就大大增加,组织也更加复杂,多综织机就难于胜任了。因此又逐步发展出一种花楼式束综提花装置。长沙战国楚墓出土对龙对凤锦和填花燕纹锦、马王堆西汉墓出土几何纹绒圈锦,都需要用束综提花丝织机织造。束综提花织机能够织出飞禽走兽、人物花卉等复杂的花纹,但需要一名织工和一名挽花工,两人配合操作。挽花工高坐在花楼上,口中唱着按挽花程序所编成的口诀,同时用手提拉花束综,下面的织工协同动作,一来一往引梭打纬。经过两晋、南北朝至隋唐,这种装置和操作都有改进。提花机与多蹑结合运用已能织出绫锦花纹,如龙凤、狮马、孔雀、灵芝等。到了宋代,提花机更臻完善。南宋楼《耕织图》绘有一台大型提花织机,挽花工坐在花楼上,双手作提牵经丝的姿势,提花的束综历历在目。织工坐在机板上,右手握住筘框打纬,左手拿着梭子,作准备投梭引纬状,双脚踏着踏杆带动综框升降。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手工提花织机的图象。元代《梓人遗制》、明代《天工开物》对这类提花织机均有配图和说明。(见彩图)
提花机用花本控制提综程序。我国古代提花机的花本先用竹编,进而用线编。我国手工提花机经过1000多年的流传,到18世纪后半叶经欧洲人改进为机械提花机。20世纪初我国又从欧洲引进机械提花机。1979年我国用电子计算机控制的黑白丝织象景自动轧制纹版机创造成功(见纹版)。
丝织工艺技术的发展,集中表现在丝织品的演变:由平纹组织发展到斜纹组织;由平素织物发展到小花纹织物,进一步发展到大提花织物;以及由单组经纬丝织物发展到多组经纬丝的重经重纬织物和起绒织物。各个时期的工艺技术水平,从纱、罗、绮、锦、绒和缂丝等几种代表织品中反映出来。
丝绸纹样的演变古代我国丝绸不仅在技术上有许多创造发明,纹样也达到了高度的艺术水平。纹样主要通过织花、印花、绣花、手绘等方式在织物上表现出来,但纹样要和织物品种用途相适应,还要以提花、染色、印花等工艺技术为基础。
殷墟出土的青铜戈表面粘附的丝织物残痕,呈现回纹形织纹(图6);商代玉刀柄包裹着有雷(云)纹的提花丝织物;河南侯家庄殷墓中发现的白石上人像的衣服纹饰,即可印证我国丝绸织花纹样是从几何形开始的。从殷商到战国,丝绸纹样大多是由直线和折线组成的菱形、回纹形,以及它们的变体形。先秦丝绸纹样的风格是造型质朴、大方、富于变化,这些纹样与同代陶器、金属器、漆器等纹饰互相影响,并与当时织造技术水平相适应。秦汉至魏晋的纹样特色是:题材和风格多样化,在几何形的基础上出现鸟兽、云气、山水、文字等,互相穿插组合,豪放活泼(图7)。到隋唐,纹样风格有了变化,缠枝、团花、小朵花、小簇花等新纹样流行(图8 )。这一时期的纹样具有 、肥硕、浓厚、艳丽的特色。唐窦师伦集秀美壮丽为一体,设计了瑞锦、对雉、斗羊、翔凤等纹样,远近闻名。保存在日本奈良正仓院的“四骑士狩猎纹”锦,属于联珠团窠型纹样,同类产品在隋唐屡见不鲜。唐代活泼、生动的风格仍保留在“球路双鸟”锦、重莲锦、“灵鹫纹”锦一类的北宋丝织物上。但宋元时期纹样已转向清秀精细,配色文静素雅。民间题材受到重视,而汉唐常见的宗教题材衰微了。写生折枝式的花纹(图9)别具一格,并成为后来丝绸纹样的主要程式。几何形纹样如满地规矩锦──八荅晕、六荅晕(晕为无级的色彩浓淡,层次和节奏变化),大、小宝相花等,比过去更多而且更规整。元、明、清三代丝织物用金最多。元代皇帝和百官的服饰俱用金,纹样借鉴中亚装饰风格,这类丝织物被称为纳石失。明清时期丝绸纹样基本上承袭前代,题材以折枝花卉植物为主,表现方法大都写实(图10)。比之过去,更注重形象的刻划和布局的合理。各地特色产品若雨后春笋,品种繁茂,如秀丽严谨的苏州宋锦,花鲜色丽的南京云锦都是著名产品。清代丝绸纹样前后期略有变化,康熙时主要是仿宋、明花色,其中规矩锦最有特色,工细甚于前朝。色彩处理善用退晕法,浓淡渲染,文雅中又见秀丽。代表作品有“彩织花鸟图”,“香莲重麟”锦。乾隆时织造工艺更加完善,已能生产比较复杂的纹样,风格多样,并吸收运用洛可可式大卷草、倭式小草花、波斯式 锦等纹样,还出现了一批用整枝花草来装饰服料的纹样。到了清代后期,又出现过分追求细节描绘,导致部分丝织物纹样繁琐的倾向。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振荣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我国丝绸史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振荣;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62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