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军精心部署
据一些历史著作记载,斯大林之所以措手不及,是因为他对德军对莫斯科的闪电袭击缺乏足够的心理和实践准备。这种说法与事实不符。二战结束后,苏联人民委员阿纳斯塔斯·米高扬回忆说:尽管斯大林确信德军会入侵莫斯科,但他还是制定了严密防御、牵制敌人、等待西伯利亚援军到来的计划。
1941年10月12日,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组成20支契卡战斗队,守卫克里姆林宫、白俄罗斯车站、狩猎市场等重要目标。为了日后开展地下抵抗运动,在莫斯科全城设立了59个秘密军火库,并在莫斯科附近砍伐了近105公顷的森林,以拖延德军的脚步。 - 飞机气球、和停电在夜间在城市进行,并在莫斯科大剧院、中央电报大楼、“地铁”和“国家”酒店提前放置了。就连圣瓦西里大教堂也安放了,有人猜测,德军攻占莫斯科后,阿道夫很可能会到这个著名景点游玩一番。
考虑到莫斯科城的精心设防,英国历史学家尼古拉斯·里兹在1954年就预测:如果德军真的攻入莫斯科,等待他们的将是一场类似于“斯大林格勒战役”的人民战争。纳粹军队将因长期的巷战而精疲力竭,之后苏军援军从远东赶到,德军被迫投降,战争在1943年提前结束!
苏军领导干部早期存在溃逃现象
二战苏联官方影视作品显示,当德军逼近莫斯科时,市民同仇敌忾,无数志愿军加入战斗行动,自发保卫家园。但事实上,在莫斯科保卫战初期,仍有不少官员和民众选择了离城逃亡。
1941年10月16日,苏联国防委员会通过了《关于疏散苏联首都居民的决议》。很多人将此解读为:莫斯科城很快就交给了德国人。很快,这座城市一片混乱:地铁关闭,电车停运。一些苏共干部先是仓皇逃出城外。据史料记载,“第一天就有779名领导干部逃离首都,带走了价值2500万卢布的钱财,还动用了100辆汽车和卡车运送他们的家人”。没错,普通市民都打包好了。衣服并试图离开城镇。连续三天,出城道路上人满为患。但10月20日,莫斯科城进入状态后,大量民众外逃的现象不复存在。
德军无法望见克里姆林宫
一般认为,当时德军的进攻被挡在距莫斯科32公里处,但成攻占了莫斯科郊区与洛布尼亚相邻的城市卡拉斯拉雅波利亚纳。有传言称,德军将领登上钟楼,用望远镜眺望克里姆林宫。不得不说,这个传闻听起来十分可信。但实际上,只有在晴朗的夏季才能从卡拉斯拉雅波利亚纳城内看到克里姆林宫,而在白雪皑皑的冬季是不可能做到的。
1941年12月2日,驻柏林的美国记者威廉·希勒曾报道称,据他所知,当天德军第258师的侦察营进入了莫斯科郊外的希姆基市。 , 从那里可以用望远镜仔细观察克里姆林宫的塔楼。这个说法不太靠谱,希姆基克里姆林宫也不可能小看。此外,德军第258师并没有参与当天围攻莫斯科的行动,德军档案中也没有找到该师攻占希姆基的证据。
1941年的冬天并不很冷
德国第2装甲集团军司令古德里安曾将莫斯科的失利归咎于俄罗斯的严冬。他说,如果不是因为严寒,德国人11月就在克里姆林宫喝酒狂欢了。由于冰天雪地的天气,德军坦克被困在雪地里,火炮也因为结冰无法启动,攻击力大打折扣。
但现实是什么? 1941年11月4日,莫斯科近郊较低气温仅为零下7度(之前10月曾多次下雨,造成道路泥泞),11月8日较低气温为零度。虽然11月11日至13日气温骤降至-15度,但很快回暖至-3度,这样的天气很难称得上“极寒”。
真正的严寒(零下40度)出现在1941年12月5日,当时苏联红入反攻。也就是说,严酷的冬季天气只是在苏而反击追击德军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而莫斯科城下残酷的封锁战却发生在不太寒冷的天气条件下。
那时,德军士兵只能聚集在篝火旁,燃烧着宝贵的汽油。
博罗季诺之战中的德军溃败
波罗金诺战役是莫斯科战役中的一场重要战役。一些著作将这场战斗描述为残酷。事实是,在博罗底诺建立的德军是一伙,在苏联红军的猛烈攻势下很快被击溃。
1942年1月21日,俄法时隔130年再次在博罗季诺战场相遇(1812年夏,博罗季诺战役,法国皇帝拿破仑一世率军入侵俄罗斯,并在博罗季诺大战。与俄国人的激烈战斗)。那些法国士兵其实就是德军的法国雇佣兵,一共2452人。他们的任务是守住博罗金诺,阻止苏联红军的进攻。德国元帅冯克鲁格在战前动员雇佣兵时说:“像拿破仑一样勇敢战斗!”事实上,这支佣兵军在几天之内根本没有战斗就被彻底击溃:阵亡了一半,俘虏了数百人,剩下的都冻伤了后方。
事实上,早在 1941 年 12 月 16 日,对德军撤退感到意外的阿道夫就下达了类似于斯大林签署的死命令:“不许撤退!”、“坚守阵地,直到之后一名士兵” . s”,并扬言如果逃跑,负责领导的师长将被枪毙。但阿道夫的强硬态度也起到了作用,让德军得以有序撤退,巩固了防线。第四军布卢门特·里特在《致命的决定》一书中写道:“阿道夫明白,部队在雪地上的撤退将导致整个战线的崩溃,我军将重蹈拿破仑军队的覆辙。”错误”结果正如阿道夫所料:仅仅三年半后,苏联红军就进入了柏林。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莫斯科保卫战的历史争议记载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6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