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清朝皇帝皇太极未解的疑案有哪些

清朝的初期皇太极是为入关前的之后一位皇帝,他为后来顺利的入关奠定了相当夯实的基础。但是围绕他身上的有很多未解的疑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努尔哈赤的继位者,清朝的第二个皇帝,皇太极,皇太极是清朝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35岁登极,在位17年,享年52岁。皇太极的一生可以分作三个时期,就是青少年时期、天聪朝时期,和崇德朝时期,今天我按照皇太极的人生轨迹分作五个题目来讲。

一,少年励志,登上大位。皇太极小时候和女真少年一样,五六岁就练习骑马射箭,七八岁就驰骋山林,弯弓射猎,所以他就练就了强壮的身体,和娴熟的技艺。当时女真人出去打仗的时候,这些孩子们“欢欣雀跃,泣请随行”。通俗地说,哭着、喊着要跟着去打仗。皇太极不仅武艺高强,而且他是文武兼长。他很有幸,他7岁的时候,努尔哈赤主持创制了满文,并且开始推行。所以皇太极是满洲少年当中第一批学习满文的。因为他刻苦学习,后来皇太极是精通满文。他还很有幸,在努尔哈赤的衙门里面,有一位浙江籍的,叫龚正陆,负责汉文文件的起草和机要工作。他向龚正陆学习汉文,所以皇太极小时候,既通满文,又略通汉语。有一本书里说,说胡将中,就是努尔哈赤这些子弟将领中,惟独皇太极识字,就是说皇太极既精通满文,又粗通汉语、汉文。这在当时的女真青少年当中,皇太极可以说是佼佼者。不仅如此,皇太极从7岁开始,就管理家务,他父亲把这个事情交给他,史书这样记载,说:“努尔哈赤委以一切家政,不烦指示,即能赞理,巨细悉当”。就是皇太极从7岁开始管理家务,这个话可能有所夸张,但是协助他父亲管理家务应当是事实。努尔哈赤的家庭是很复杂的家庭,皇太极他的母亲和庶母有16位,兄弟16位,姐妹8位,还有内外朝臣。大家知道《红楼梦》里头的王熙凤,管理贾府是非常复杂的,努尔哈赤这个大家庭的管理也是极其复杂的,皇太极在从小参与管理家政的过程当中,他培养了管理的经验。
皇太极从20岁就跟着他父亲出兵打仗,勇敢善战,到24岁的时候他就做了主旗贝勒,就是主管一个旗。25岁的时候,皇太极就位列四大和硕贝勒,地位仅次于大贝勒代善,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所以皇太极在他16个兄弟当中已经是出类拔萃。
一、幼年丧母。皇太极的母亲是叶赫那拉氏,14岁嫁给努尔哈赤,这一年努尔哈赤30岁,生了皇太极之后,皇太极虚岁12岁的时候他母亲病死。这么点儿一个小孩子,失去他母亲的抚养和照顾,是他很不利的一个条件。二、父亲太忙,母亲故去了不能照顾他,父亲可以多关照。但是,努尔哈赤起兵之后,东伐西讨,南征北战,强敌四逼,内外困难,可以说努尔哈赤非常之忙,日理万机,没有时间来很好照顾少年的皇太极。三、外公仇家,皇太极的外公是叶赫贝勒,他的外公死了之后,他的两个舅舅,就是布斋和那林布禄,作为叶赫的贝勒,在讲努尔哈赤的时候,我提过,就是叶赫贝勒布斋和那林布禄纠合了哈达、辉发、乌拉等九部联军进攻努尔哈赤的建州,努尔哈赤当时形势非常之危急。但是,布斋骑着马进攻的时候,马被这个木桩绊倒,他从马上栽下。建州兵正在撤退的时候,一个战士叫武谈,回过身来一个箭步就骑到了布斋的身上,一刀把布斋结果,布斋的弟弟那林布禄,惊吓。有的书说,布斋死了以后,把布斋的尸体劈成两半,一半归还叶赫,另一半留在建州。从此,叶赫和建州结下了不共戴天之仇。皇太极的母亲临死之前,想要见他娘家母亲一面,努尔哈赤派人去通知这事情,叶赫贝勒不许,因为两家是仇家,努尔哈赤非常生气,后来打下叶赫之后,努尔哈赤大开杀戒,进行报复。皇太极的外公是仇家,对他继承大位是不利的。四、排行居中。努尔哈赤16个儿子,皇太极排第八。年长有好处,早一点跟他父亲出兵打仗,立下赫赫战;年幼也有好处,女真有个习俗,就是幼子继承制,皇太极是不长不幼,恰恰居中,这是不利条件。五、没有同胞。他的哥哥代善有同胞,褚英,他的五哥莽古尔泰,有弟弟德格类,还有妹妹莽古济。他的幼弟多尔衮有哥哥阿济格,还有弟弟多铎。皇太极是就自己,同胞兄弟没有,就缺少一个互相支持他一种力量。六、母未封后。就是皇太极的母亲生前的时候,没有做大福晋,也就是说没有做皇后,那么皇太极就不是嫡子,又不是长子,嫡子、长子继承有有利的条件,他不是。那皇太极母亲封为皇后,是他母亲死了之后,皇太极自己做了皇帝才追封他母亲为皇后的。上面我讲了这六个不利条件,都是不利于皇太极继承大位。
努尔哈赤有16儿子,当时位列四大贝勒的,就是大贝勒代善,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四贝勒皇太极,就是争夺大位最有希望的就这四个人。皇太极怎么在这四个兄弟当中,能够突出,夺得了皇位,他就有很多的心智和谋略。大贝勒代善年纪长军多,为人厚道,但是有问题。就是天命六年,有一个小福晋叫德因泽向努尔哈赤讦告,说是大福晋派人送吃的给代善,代善接受了,而且吃了。又派人给四贝勒皇太极,皇太极接受了,但是没吃,这是一。二、大福晋经常在深夜出了宫苑,含义很深。第三、在宴会和聚会的时候,大福晋盛装艳饰,同大贝勒是眉来眼去,这三件事情不得了,告到努尔哈赤面前,努尔哈赤说派人调查,调查的结果属实。努尔哈赤很为难,修理了大福晋理由是什么,处理大贝勒,代善的理由是什么?家丑不可外扬,这些事情是隐隐约约、说不清道不明。努尔哈赤想了一个办法,以大福晋私藏金银财宝为名,就把大福晋给修理了,这件事情既修理了大福晋,代善又受到了重大的打击,威信大降。
还有一件事情,代善他的前妻的儿子,跟后妻关系不好,代善就要杀了他这个儿子,叫硕讬。努尔哈赤不同意,反复地调查,调查清楚了就是代善的这个后妻中间挑拨,很不高兴,代善为了讨好他父亲,就把他的后妻杀了。努尔哈赤说,说你要杀死你亲生的儿子,你还杀死你的后妻,这种人怎么可以做国君呢?这两件事情代善威信下降,就没有条件也没有资格来争夺大位。二贝勒阿敏,阿敏是努尔哈赤的侄子,舒尔哈齐的儿子,舒尔哈齐有了问题,努尔哈赤把他圈起来,后来忧愤而死,这个事情和阿敏也还有关系。努尔哈赤宽大,没有处理阿敏。他后来做了第二大贝勒,阿敏又和富察氏有关系,底下我还讲到富察氏,既是侄子又有问题,也没有资格来争夺这个大位。三大贝勒莽古尔泰,莽古尔泰他母亲犯了罪,莽古尔泰亲手把他母亲富察氏杀了,莽古尔泰这种行为,他做一个统兵大将,勇敢、坚强是可以的,但是做一个国君是不可以的。这样四个大的贝勒代善、阿敏、莽古尔泰都失去了争夺大位的资格和条件,就剩了皇太极了。
皇太极下面还有弟弟,就是多尔衮和多铎。他父亲临终的那年,多尔衮15岁,多铎13岁。女真有幼子继承的这种传统,他们的母亲就是阿巴亥,大妃阿巴亥。皇太极和其他几个贝勒商量了之后,就趁着努尔哈赤刚死的时候,说先父有遗言,要大妃殉葬。大妃不同意,说我还有孩子呢,我有三个儿子,那两个都很小,皇太极说这是父亲的遗言,在这种情况下,大妃阿巴亥,就自缢而死,也有说用弓弦勒死的。大妃一死,她的儿子多尔衮才15岁,那个儿子多铎才13岁,失去母亲的支持也不可能同皇太极争夺大位。这样努尔哈赤死了之后,代善的儿子叫岳託和萨哈廉找到代善跟他父亲说:四大贝勒,就是皇太极才德冠世,深得先帝之心,众皆悦服,当速继大位。代善表态:是吾心也。我也赞成,在家商量,第二天开诸贝勒会议,因为努尔哈赤规定,新的大汗要贝勒会议讨论选举,还可以罢免。这样在贝勒会议上代善首先提出来,说经过商量了,由皇太极来继承大位,大贝勒提出来之后,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等等也都赞成,这样皇太极就在努尔哈赤之后继承了大位,这是要讲的第一个问题。
二,调整政策,整合图新。皇太极继承他父亲的大位之后,一方面要巩固他父亲的基业,另一方面要调整政策,纠正他父亲晚年犯下的一系列的错误,具体来说,皇太极主要做了四件事情:第一,汉族。努尔哈赤晚年他对汉族有一种歧视的政策,上一讲我讲过,努尔哈赤是含恨起兵,七大恨告天,对汉族有一种歧视。努尔哈赤对,特别是辽河以西的,强迫迁到辽河以东,他们扶老携幼,叫苦连天,到了辽河以东怎么办?和辽河以东的人,我给归结为四同:粮食同吃,房屋同住,耕牛同用,土地同耕,这社会秩序大乱。对汉官,努尔哈赤规定,原来辽东的汉官到八旗贝勒下,自己的马不能骑,自己的牛不能用,自己的田不能耕。汉官死了之后,他的妻子年纪大的,给贝勒家做奴仆,那妻女年轻的,就做贝勒家的妻妾。皇太极没这样做,皇太极通过两次考试,选拔了428名汉族的儒生,让他们做秀才,从中又选了16个人做举人,免除他们奴仆的身份,还给予奖励,这里头一部分人后来到了文馆参加了皇太极z权的任职工作,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对汉儒实行两次考试,选拔了428名秀才,发挥他们作用,皇太极这样调整政策的结果,史书记载八个字,叫做:“民心大悦,仁声远播”。这话可能夸张了,但是说明皇太极这样调整政策,符合民心,得到汉族人民的认同。
二,蒙古。努尔哈赤的时候实行抚绥蒙古的政策,皇太极继承了他父亲的政策,又有所发展。譬如说联姻,编旗,编蒙古八旗,重教,重喇嘛教,赏赐、救济等等。我特别说一下联姻,皇太极当皇帝的时候,册封一后四妃,正宫皇后是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东宫关雎宫宸妃海兰珠,是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皇后的侄女,西宫麟趾宫贵妃那木钟,原来是蒙古察哈尔林丹汗的囊囊福晋,她投降之后皇太极娶了,就变成他的妃子,生了一个儿子就叫博穆博果尔,下一讲到顺治里头还专讲这个事情。东次宫,衍庆宫,巴特马·璪,也是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西次宫,永福宫庄妃,是皇后的侄女,关雎宫宸妃的妹妹,就是顺治皇帝的生身母亲,到顺治的时候还要讲这个问题。大家想一想皇太极一后四妃,都是蒙古族都姓博尔济吉特氏,在我们我国历史上所有皇帝都算,娶异民族的一后四妃可以说空前绝后。皇太极为什么这样做?主要就是通过联姻,加强满蒙联盟。
三,满洲。努尔哈赤兴起之后女真人,后来吸收了、人、蒙古人、达斡尔人,锡伯人等等。那到这个时候,怎么样反映民族共同体的新面目,怎么样凝聚满洲自己的力量?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事情,我先讲一个故事,就是据历史记载,蒙古一个人放羊,发现了一只羊三天不吃草,用羊蹄子老刨一个地方,这个牧羊人很奇怪,就是在羊蹄刨的地方挖出一块玉玺,用汉文写着篆字,叫“制诰之宝”,这个玉玺据说从汉朝时候就传下来了,到元顺帝北逃的时候,后来就丢了。挖出来之后就献给了蒙古察哈尔部林丹汗,林丹汗死之前就把这个玉玺给了他的苏泰太后和他儿子额哲,苏泰太后额哲把这个就献给皇太极。皇太极非常高兴,认为这是“一统万年之瑞”,天赐之宝。天聪九年十月十三日,公元1635年11月22日,皇太极正式下令,把族名定为满洲。他说:“我国建号满洲,统绪绵远,相传奕世,自今以后,一切人等,止称我国满洲原名,不得仍前妄称”。从此满洲族简称满族,这个族称正式出现在中华和世界的典册上,现在,发展到大约有一千万人。皇太极通过这个就把满族的共同体形成的标志改成满洲,整合了整个满洲自己内部的力量凝聚到一起。
四,国号。努尔哈赤的时候国号叫“后金”,也叫“大金”。皇太极得到了刚才说的一统万年之瑞非常之高兴,到天聪十年,就是崇德元年,四月十一日,皇太极有一个重大的举动,就是改国号为“大清”,改年号为“崇德”。这一天在盛京笃恭殿举行隆重盛大的典礼,在这个典礼上大贝勒代善用满文宣读表文,林丹汗的儿子额哲用蒙古文宣读表文,孔有德用汉文宣读表文。这就意味着这个时候的皇太极不仅是满洲人的皇帝,也不仅是蒙古人的皇帝,而且是汉族人的皇帝,是大清国所有臣民的皇帝。在这里面我补充一个故事,就是为什么叫大清?当年努尔哈赤落难,骑着一匹大青马逃难,后边清朝辽东总兵李成梁的部下,就是追赶,马跑得太累了,这个大青马就累死了。努尔哈赤非常伤心,就对这个大青马说,说大青啊大青,将来我得了天下,我这国号就叫“大青”,那这个“青”和“清”是谐音了,这是一个传说故事,大家不必当真,至于清朝为什么叫“大清”,这个“清”字学术界也有不同的看法,今天我们就不讨论了。
三,四向用兵,开拓疆域。皇太极对外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用兵,开拓疆域,进图发展。一,向东用兵,两征。曾经同明朝联合三次出兵攻打建州,血洗建州山寨,特别是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建州受到明朝和双方面军队的打击,派了一万多军队。皇太极继承大位之后,天聪元年,派二大贝勒阿敏统帅三万军队渡过了鸭绿江打,攻占了平壤,国王李倧逃到了江华岛。不久国王投降,阿敏和国王李倧结下了“兄弟之盟”,这是第一次。第二次是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举行登极大典,使臣在沈阳,大家都行三跪九叩大礼,使臣立而不跪,清朝的官员让他跪,他不跪,按着他跪,爬起来还不跪,衣服都撕扯破了。大典之后皇太极大怒,和明朝结好,出兵打我,现在我要讨伐你,皇太极亲自统帅大军过了鸭绿江,一直打到的王京汉城,国王李倧就逃到了南汉山城,皇太极率着军队来包围南汉山城,李倧把他的妻子、儿女、重要的大臣都送到了江华岛,但是军队抵挡不住,皇太极又派多尔衮通过船渡海到了江华岛,把国王的王妃、子女、大臣都俘虏了。但是,多尔衮善待他们,以礼相待,李倧一看不行了,投降。就在汉城汉江的东岸一个叫三田渡的地方举行受降典礼,清朝和在这个典礼上结下了“君臣之盟”,承认清的国号,称臣,国王由清朝皇帝册封,这一仗皇太极亲自出兵到,结果清朝和结下了君臣之盟,皇太极达到了一石三鸟的结果:一、原来依违于明清之间,现在倾向了清朝;二、变成了清的后方基地;三、解决了,皇太极帅兵西征,免去了东顾之忧。
二、向西用兵,三征察哈尔。蒙古察哈尔部同明朝定有盟约,共同对付金,察哈尔部的林丹汗自称是全蒙古的大汗,皇太极亲自带兵同林丹汗作战,兵到了兴安岭,林丹汗西撤。皇太极又第二次征察哈尔,到了大同宣府一带,林丹汗西逃青海。第三次是天聪九年,1635年,皇太极派多尔衮统兵征讨察哈尔,皇太极的军队到了黄河托里图一个地方,是林丹汗走死青海打草滩,死了。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清朝皇帝皇太极未解的疑案有哪些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626.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