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乌兹别克灌区

[拼音]:Wuzibieke Guanqu

[外文]:узбеκсκий ОрОшаемый райОн

苏联西南部的大型灌区,也是世界大型灌区之一。其北有锡尔河、南有阿姆河、中部为克孜尔库姆沙漠,是苏联防治土壤次生盐碱化并将沙漠、草原改造为富饶绿洲的典型灌区。

灌区属内陆性气候,日平均气温为15~25℃;相对湿度为24%~57%;年降雨量为100~200mm,东南地区可达300~400mm;年水面蒸发量为1200mm。灌区内有360万公顷可耕地,主要靠大型渠道引水灌溉。如1939年修建的费尔干纳大渠,长344km,渠首流量175m3/s,灌溉面积24万公顷。随后又增修了费尔干纳南北渠,灌溉面积增加100万公顷。1953年,灌区开始在河道以及骨干渠道上修建一系列泵站和水库。1964~1974年间,又相继修建了卡尔申干渠和安迪然大渠等。截至1981年的统计,总灌溉面积已达330万公顷。据1983年统计,灌区内已建成60个水库,蓄水80亿m3;40处大型水利枢纽,灌渠总长2.4万km;有4400座机电泵站,1132个固定式和浮船式泵站,提灌流量总计3130m3/s,总装机容量153万kW,提灌面积已超过140万公顷。此外,在乌兹别克区内的饥饿草原灌区,还修建有大量竖井,抽取地下水进行灌溉,1978年的总灌溉面积已达100万公顷。

乌兹别克灌区的特点为:

(1)是苏联著名的产棉地。据1984年统计,每亩籽棉产量可达233kg。

(2)水利枢纽布局合理,结构完整,配套齐全,工程设施协调。

(3)具有在干旱荒漠地区蓄水、引水、机电排灌和水力发电等多种功能,使灌区内的水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

(4)灌区内的灌水方法,已从过去的沟、畦灌逐渐发展为喷灌和滴灌等多种灌水形式。

(5)灌区内的工程维修和管理工作,大部由专门的公司承包,配备有机械化和自动化技术,具有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水平。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垣亦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乌兹别克灌区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垣亦;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61205.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