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隆迪共和国,简称布隆迪,位于非洲中东部,赤道南侧。北与卢旺达接壤,东、南与坦桑尼亚接壤,西与刚果(金)接壤,西南与坦噶尼喀湖接壤。境内多高原和山脉,其中大部分为东非大裂谷东侧的高原,全国平均海拔1600米,素有“高山之国”之称。
布隆迪是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是农业和养殖大国,发展经济的难点在于幅员小、人口多、资源贫乏、不通海。全国70%的收入来自农业,但由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下。
首都基特加是布隆迪第二大城市,位于布隆迪地理中心,历史上曾是布隆迪的政治首都,1962年布隆迪独立后迁都布琼布拉。 2019年1月1日,布隆迪政治首都迁回基特加,原首都布琼布拉成为经济首都。
历史沿革
布隆迪,原名乌隆迪,16世纪成为封建王国。 19世纪中叶开始,英、德、比三国相继入侵。 1890 年被德国征服,长期统治的君主制宣布该地区为德属东非的一部分,1916 年该地区落入比利时军队的控制之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联盟将卢旺达-乌隆迪 (Rwanda-Urundi) 划入当时合并到比利时,比利时支持当地王室以间接方式统治该地区。
直到二战结束,卢旺达-乌伦迪成为联合国托管领土的一部分,被托管给比利时。1959年,乌伦迪脱离卢旺达。1962年7月1日,正式独立,成为布隆迪王国。 . 布隆迪刚独立时,恢复了短暂的王权,但在1966年,军人出身的总理废黜了原来的王子(他不久前刚刚篡位),建立了共和国布隆迪,并开始进入军事独裁时期。
布隆迪由三个族群组成:胡图族 (84%)、图西族 (15%) 和特瓦族 (1%)。这种由少数民族占据高位的不正常社会结构,埋下了国家动荡的祸根,并于1993年10月达到顶峰。上任仅四个月,布隆迪首任胡图族国家元首梅尔基奥尔·恩达达耶就任总统。第一位民选总统,主要是图西族军事暗杀。恩达达耶之死引发了广泛的种族冲突,在这场种族冲突中,双方至少有20万人被屠S,其中,6.5万人口的图西族被屠S至剩下的5000人。少于
大屠S一直持续到 2002 年,当时执政的图西族最终在国际调解下与四名不同的胡图族叛乱分子签署了停战协议,并与之后一名叛乱分子,保卫国防军全国委员会签署了停火协议。力量的停火协议2006 年 9 月 7 日,在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签署了法国国家保卫委员会——保卫力量 (D–FDD)。2015年10月28日,当选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成员,任期自2016年至2018年。
自然环境
区域位置
布隆迪国土面积27834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中东部赤道南侧,南纬2°20'至4°27',东经28°50'至30°53' .经度北与卢旺达接壤,东、南与坦桑尼亚接壤,西与刚果(金)接壤,西南与坦噶尼喀湖接壤。
地形
布隆迪境内高原多山,其中大部分为东非大裂谷东侧的高原,全国平均海拔1600米,素有“山地之国”之称。布隆迪按地形可分为三个区域:西部平原区,沿Ruzizi河方向,Rift Albrtine平原区,海拔774至1000米;中西部山区,平均海拔1700米,较高山峰位于布琼布拉市东南部的赫哈峰,海拔2670米;中东部高原地区海拔1000至2000米。
气候特征
布隆迪属亚热带和热带气候。坦噶尼喀低地,西部和东部的山谷,属热带草原气候;中西部属热带山地气候。
水系分布
坦噶尼喀位于布隆迪西南海岸,面积3.29万平方公里,平均水深700米,最深处1455米,是仅次于贝加尔湖的世界第二大深水湖。俄罗斯。
国家象征
旗帜
布隆迪国旗呈长方形,长宽比为5:3。两条交叉的白色宽条纹将国旗分成四个三角形,上下两边相等,为红色;左右相等,为绿色。旗面中央为白色圆圈,三颗绿色边缘的红色六角星排列成八字形。红色象征在争取自由的斗争中牺牲者的鲜血,绿色象征进步的理想事业,白色代表人与人之间和平的存在。三颗星象征着“团结、努力、进步”,同时也代表了布隆迪的三个部落——胡图族、图西族和特瓦族,三个部落和平相处,共建家园。
国徽
布隆迪国徽中央的红色纹章象征人民为独立所受的苦难,他们希望历史照亮未来——自由和独立来之不易!纹章上的金色狮子头.是国家的象征,国徽背面的三支交叉长矛代表三个主要的黑人部落,下方的白色腰带写有布隆迪人民用双手、心和生命立下的誓言. :“团结、敬业、进步”。他们希望自己深爱的祖国在团结的光环下永远安宁、欢乐、繁荣。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布隆迪共和国介绍(历史沿革,自然环境,气候特征,国家象征)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6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