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haishi weixing tongxin xitong
[外文]:system of maritime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利用通信卫星作为中继站的一种船舶无线电通信系统。它具有全球(除南北极区外)、全时、全天候、稳定、可靠、高质量、大容量和自动通信等显著优点,既可改善船舶营运和提高管理效率、密切船岸联系,而且有助于保障海上人命安全。
发展简况1976年美国为满足海军通信的需要,先后向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上空发射了三颗海事通信卫星,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海事卫星通信系统。其中大部分通信容量供美国海军使用,小部分通信容量向国际商船开放。1979年7月16日国际海事卫星组织成立,我国是它的成员国。1982年2月1日,该组织通过租用美国的海事通信卫星、欧洲航天局的欧洲海事通信卫星和国际通信卫星组织的国际通信卫星-V等卫星的通信容量,沿用海事通信卫星的技术体制,组成了第一代国际海事卫星通信系统,并开始营运,覆盖范围如(图1) 。
海事卫星通信系统现处发展初期,设备复杂,造价高,尚未广泛采用,但是发展很快。1976年世界上有34个船站和2座岸站,到1982年发展到1650个船站和7座岸站。不少国家正在建设或筹建本国的岸站,研制小型、简便、廉价的船站设备。国际海事卫星组织正在着手研究第二代国际海事卫星通信系统的技术要求以及向船舶提供定位能力等问题。海事卫星通信系统在国际海事组织正在研究的“未来全球海上遇险和安全系统”中起重要作用。
组成海事卫星通信系统主要由装在船舶(包括海上工作平台)上的海事卫星通信地球站(简称船站)、设在海岸上的海事卫星通信地球站(简称岸站)和海事通信卫星组成(图2)。
船站是本系统的通信终端。目前配有直径约 1米的抛物面天线以及相应的通信设备,采用L波段,发射频率为1.6千兆赫频段,接收频率为1.5千兆赫频段。电报通信采用移相键控调制方式,发射速率为4800比特/秒,接收速率为1200比特/秒。电话通信采用调频方式。
岸站在本系统通信电路中起网络控制作用。设有直径约13米的卡塞格林天线以及相应的通信设备,并与陆上通信网路相连接。采用C波段,发射频率为6千兆赫频段,接收频率为4千兆赫频段。为了消除无线电波在传播过程中的频率偏移的影响,还采用L波段的频率作为自动频率控制的导频,并作为岸站间业务电路和试验电路的频率。
海事通信卫星是本系统的中继站,转发船站和岸站所发信号。采用静止轨道卫星和球波束,按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三个洋区配置。每颗卫星装有L→C波段和C→L波段的转发器,提供电报和电话(包括传真和数据传输)信道,以及共用呼叫信道。每个电报信道以时分多址方式分为22条报路,电话信道采用单路单载波技术。
为了充分利用每颗卫星的通信容量,本系统采用较为复杂的信道分配方式,并在每个洋区由设立于指定岸站的网路协调站负责分配卫星通信信道。电报信道预先分配给各岸站,由其负责按需分配与船站进行电报通信的时隙。电话信道由网路协调站控制,根据船站、岸站的申请进行分配。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英贤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海事卫星通信系统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英贤;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60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