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Dukou chengshi guihua
[外文]:planning of Dukou
渡口市位于四川省西南部的金沙江河谷地带,成(都)昆(明)铁路从此经过。渡口北距成都 757公里,南距昆明396公里,是我国60年代开始建设的一个冶金工业城市。开发初期称攀枝花特区,对外称渡口市,后正式定名为四川省渡口市。
建设过程渡口地区蕴藏有丰富的钒钛磁铁矿,优质的煤矿,还有大量的石灰石、耐火粘土等冶金辅助原材料矿,附近水能资源丰富,具有发展冶金工业的有利条件。1958年和1964年中央有关部门曾两次组织工作组进行我国西南地区钢铁基地的规划,之后确定了在渡口地区建设钢铁基地的方案。1966年开始建设,1970年第一座高炉投产,1979年完成了钢铁冶金企业的第一期工程。经过十余年建设,以钢铁冶金为主体,兼具采矿、煤炭、电力、林业等工业部门的一个拥有30余万人口的新型工业城市崛起在金沙江畔。
城市规划渡口市的建设一直是在城市规划的指导下进行的。在1965年,就编制了《攀枝花工业区总体规划》,确定人口规模为12万人。城市按小城镇群的布局形式发展,分设 5个片区。这个规划对城市建设起了重要作用。根据生产建设的发展,1970年和1973年对城市规划作过两次修改。1978年又对城市规划方案作了修改、补充和综合,确定城市性质为以冶金工业为主的城市,是我国西南的钢铁基地、钒钛基地和能源基地。城市人口规模控制在50万人左右。
规划布局渡口市的规划布局,根据资源分布情况和山区建设用地比较分散的特点,确定以片区作为总体规划的单元。每个片区是相对独立的生产、生活的综合体,居民基本上做到工作和居住就地平衡。各片区之间须有密切的联系,使城市成为有机整体。根据规划,在东西长50余公里的金沙江两岸布置八个片区。江北有攀枝花-密地、弄弄坪、河门口和格里坪4个片区,由37公里长的铁路支线串联起来。江南有金江、炳草岗、大渡口-仁和及宝顶4个片区。8个片区用城市道路和金沙江上的7座桥梁联系起来。
攀枝花-密地片区是铁矿石采选和机修基地;弄弄坪片区位于全市较大的河谷阶地上,是钢铁生产中心;河门口片区是以石灰石采掘、焙烧、动力和建筑材料工业为主的小城镇;格里坪片区是铁路支线的终点,是一个以木材贮运和木料加工工业为主的小城镇;金江片区位于成昆铁路干线上,是渡口的门户,又处于河道下游,规划定为交通枢纽和以化学工业为主的片区;炳草岗片区位于渡口市的几何中心,是全市行政和文化中心;大渡口-仁和片区处于沿山沟的南北狭长地带,是以地方工业为主的片区;宝顶片区是煤炭生产基地,居民点随矿井分布而分散布置,矿务局在陶家渡中心居民点。小的片区 3万人,大的10万人。市区范围东西距离拉得较长,片区布局分散,因此,在西部河门口片区规划了城市副中心。
道路和绿化渡口坐落在崇山峻岭之中,地形复杂,规划上注意利用地形和节约用地。市区范围内的主要建设用地多选用海拔1000~1300米之间的河谷高阶地、台地或缓丘地,坡度一般在10~20%之间,有些地区超过30%。城市的各种建筑均结合自然地形,分层筑台,高低错落地建在山坡上。城市道路系统充分结合地形,主干道多沿河流选线,坡度比较平缓,交叉口较少。为了克服垂直高差过大的困难,次干道和居住区支路采用斜交等高线迂回展线的办法,使道路纵坡保持在合理范围内,并尽量减少土石方工程量。在规划中还安排了便捷的人行梯道系统,以便缩短步行距离,实行人车分流。在市中心所在地炳草岗规划建设了一条步行商业街性质的林荫梯道──攀枝花路。梯道全长274米,两端高差30米,梯道宽30米,两旁建有全市性商业服务业网点和文化设施,有高耸的塔式住宅楼群。梯道的一半面积布置绿地,种植富有地方特色的热带植物,中间布置各种建筑小品,使整个梯道成为环境宁静优美的公共活动中心。
渡口地区旱季气候干热,规划中重视绿化系统的安排,每个片区都有公园,利用坡度较大、不宜用于修建的地段,进行绿化建设。整个城市以沿金沙江两岸、沿主干道的绿化带和两岸垂直于金沙江的冲沟绿化带相结合,形成鱼骨状绿化系统。
问题渡口城市规划因地制宜、不拘泥于现成的规划模式,比较符合实际。但对在山谷地形和特殊气象条件下的环境保护问题认识不足,工业污染比较严重。由于一年有长达数月的静风和逆温现象,更加重了污染的程度,问题有待解决。(见彩图)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仲筱杉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渡口城市规划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仲筱杉;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59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