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美苏冷战(格局,影响)

冷战是指1947年至1991年间,以美国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为主导的资本阵营与以苏联和华沙条约组织为主导的主义阵营之间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斗争。
1946年3月5日,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发表了“铁幕演讲”,正式标志着冷战的开始。1947年3月12日,美国杜鲁门主义上台,标志着冷战的开始。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标志着两极模式的形成。1991年华约解体和苏联解体表明了苏联模式的失败,标志着冷战的结束和持续44年的两极模式的终结。美国已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世界模式已成为世界多极化进程中的“超级大国和多国”。

当时,美国和苏联都是世界上的“超级大国”。为了争夺世界霸权,两国及其盟友进行了数十年的斗争。在此期间,尽管存在着严重的分歧和冲突,但双方尽较大努力避免在世界上爆发大规模战争(第三次世界大战)。他们的比较通常是通过“冷”手段进行的,如地方代理战争、科技与军备竞赛、太空竞赛、外交竞争等。,即“相互遏制,不使用武力”,因此被称为“冷战”。
冷战主要表现为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冲突。美国和苏联之间的斗争是世界长期动荡的主要根源。这两个军事集团实力相当,都不敢使用武力结束对方的世界霸权斗争。两国积累了大量核弹头,并相互保证销毁。冷战结束后,在经历了前两次世界大战的困难之后,全世界人民都渴望和平,反对战争。

双极格局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由于其军事力量的扩张和向盟国供应大量武器和材料而成为盟国的军火库,导致战时经济繁荣和国家垄断资本的更大发展。美国利用参战的机会,控制了世界上许多重要的战略据点,建立了军事基地;杜鲁门奉行冷战政策,提出杜鲁门主义,制定马歇尔计划,并计划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在内政方面,杜鲁门提出了“公平治理”计划,但收效甚微。1950年6月,战争爆发。1952年,共和党人艾森豪威尔当选美国总统,承诺结束战争。停战协定于1953年7月签署。
在1953-1954年经济危机的冲击下,艾森豪威尔对国内外事务进行了调整,扩大了《社会保险法》的实施范围,加强了科学研究的国有化,并进一步发展了航空航天业,以缓解国内外的紧张局势。1955年7月,美国、英国、法国和苏联举行会晤,国际局势略有缓和。1957年,苏联成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挑战了美国在尖端科学领域的领先地位。1958年,美国发射了人造地球卫星,从而将美苏军备竞赛带入太空竞争。1969年7月20日,美国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的登月舱登月。

影响
1、冷战带来了美苏、东西方的长期对抗,阻碍了全球一体化的发展,也导致了德国和韩国的分裂,引发了局部战争。
2、在冷战环境下,由于美苏是亲密的对手,双方都在尽较大努力避免战争,因此在近半个世纪内避免了新的大规模战争(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3、在长期共存中,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不同程度上相互学习经验教训,并将其用于内部适应和改革,促进世界的全球发展。
4、面对两极对峙,亚非拉发展我国家组成不结盟运动(77国集团),并逐步加强,导致第三世界崛起。
5、促进了世界多极化模式的形成,也促进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美苏冷战(格局,影响)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5957.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