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fosi
[外文]:Buddhist temple
佛教僧侣供奉佛像、舍利(佛骨),进行宗教活动和居住的处所。
渊源佛寺在我国历史上曾有浮屠祠、招提、兰若、伽蓝、精舍、道场、禅林、神庙、塔庙、寺、庙等名;或源于梵文音译、意译,或为假借、隐喻,或为某种类型的专称、别名,到明清时期通称寺、庙。“寺”原是古代官署名称,东汉明帝时,天竺僧摄摩腾等携带佛教经像来洛阳,最初住在接待外宾的官署──鸿胪寺,后将此寺改建,称白马寺,后世相沿以“寺”为佛教建筑的通称。佛教在我国流行近2000年,虽然不同时代、不同宗派的佛寺在建筑上存在着差异,但大体都是以佛殿或佛塔(见塔)为主体,辅以讲堂、经藏、僧舍、斋堂、库厨等建筑,布局上沿袭我国传统的庭院形式。佛寺的宗教活动具有群众性,因而戏场、集市等相伴出现。建在山林的佛寺则多与风景名胜相结合(见寺庙园林)。我国佛寺虽是宗教建筑,却和世俗生活密切相关,具有一定程度的公共建筑性质。
佛寺的沿革和形制我国佛寺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东汉至东晋(约1~4 世纪)此时佛教被看作类似黄老之学。史载汉桓帝时“宫中立黄老浮屠之祠”。“浮屠”为梵语Buddha的音译,也译作“佛”。佛教刚传入时其建筑曾借用我国传统的“祠”的名称,后又称为“佛图”或“浮图”。据《魏书·释老志》,“自洛中构白马寺,盛饰佛图,画迹甚妙,为四方式。凡宫塔制度,犹依天竺旧状而重构之,从一级至三、五、七、九。”东汉末笮融在徐州建浮屠祠:“上累金盘,下为重楼,又堂阁周回,可容三千许人。”说明最初的佛寺以塔为中心,四周用堂、阁围成方形庭院。属于这时期的佛寺遗址尚未发现,但可从《洛阳伽蓝记》记述的北魏洛阳永宁寺推知大概。此期佛寺数量不多,西晋首都洛阳周围也只有40多所。
南北朝至五代(约4世纪中叶至10世纪中叶)这是佛教在我国的鼎盛时期。佛教为统治者所信仰,许多僧徒成为权势者,拥有政治影响和经济实力,佛寺的数量和规模都大大超越前代。南北朝时,佛寺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前期旧型的延续,以北魏洛阳永宁寺为代表;云冈石窟第六窟为方型窟室,中心立塔柱,四壁环绕有浮雕的廊院,北面正中雕殿形壁龛,可资佐证。另一种是宫室第宅型。北魏中晚期通过舍宅为寺的“功德”活动,许多王侯的宫室、第宅改建佛寺,以原前厅为佛殿, 后堂为讲堂,廊庑环绕,有的还附有花园, 形成与前期迥然不同的风格,成为以后佛寺建筑格局的主流。《洛阳伽蓝记》记载的约50座重要佛寺中,以塔为中心的浮屠祠型约占四分之一,前厅后堂的宫室第宅型约占三分之一。隋唐时期已很少有以塔为中心的佛寺了。从初唐律宗创立者道宣撰《关中创立戒坛图经》中所绘理想的律宗寺院,敦煌莫高窟唐代壁画所绘佛寺和有关文献的描述,可知唐代佛寺是继承北魏宫室第宅型佛寺发展而定型的。这类佛寺的特点是:
(1)有明显的纵中轴线,从主要出入口“三门”(由佛经中“三解脱门”的说法得名,也作“山门”)开始,沿轴线纵列数重殿阁,中间连以横廊,划分成几进院落,构成全寺主体部分。
(2)较大寺院在主体殿阁两侧,仿宫殿中廊院式布局,对称排列若干较小的“院”,按内容命名,如菩提院、般若院、净土院、塔院、阁院、律院、库院等。据记载,五台山大华严寺有15个院;成都大慈恩寺有20多个院;长安章敬寺有48个院,房屋4130余间,是为皇室专建的特大规模寺院。
(3)主院和各小院均绕以回廊,廊内有壁画,有的还附建配殿或配楼。
(4)塔的位置由全寺中心演变为殿前左右置双塔或于主体殿庭前方两侧分立塔院。中唐以后密宗盛行,多供菩萨立像,所以寺庙后部的讲堂或配殿开始建为二层以上的楼阁。唐代僧侣为宣扬宗教所作的俗讲已带有文化娱乐色彩,以后又在佛寺中出现戏场,使佛寺具有公共建筑性质。此外,寺中还有供僧徒生活的僧舍、斋堂、库厨等。大型佛寺还有磨坊、菜园等,有的附设客馆。此时期大量光建佛寺,史载南朝仅建康一地就有佛寺500余所。北魏末年都城洛阳有寺1367所,外地有寺30000余所。北齐邺城有寺4000余所,全境共达40000余所。唐代更多。唐武宗会昌五年(845)“灭法”,一次拆去佛寺44600所。五代周世宗显德二年(955)“灭法”,拆毁境内佛寺 30336所。经几次灭法和自然损坏,唐代佛寺除个别殿宇外,没有成群成组保存到现在的。
宋代至清末(约10世纪中叶至20 世纪初)唐会昌灭法后,佛教始终未能恢复以前的盛况,佛教的社会作用大为降低。北宋和辽代的一些大型佛寺基本上仍沿用唐代的格局,如燕京悯忠寺和开封大相国寺的主体是:前为三门,内有一重至数重殿,后为阁,前方东西侧各有塔,主体两侧各有若干个院。《东京梦华录》载,大相国寺庙会已是一个衣食器用、图书文玩、医卜星相、飞禽走兽等无所不包的大市场。“庙会”成为集市的一种重要形式,延续至近代。但它只是利用殿庭和廊庑临时设摊,并不影响佛寺建筑布局。宋代禅宗兴盛,南宋著名大寺“五山十刹”,都是禅宗的寺院。禅宗佛寺布局有“伽蓝七堂”说,具体内容说法不一。宋代史料记载,径山兴圣寺中为正殿、三门,以长廊楼观连接,前面有钟楼,下层为观音殿。另有法堂、方丈、库堂、云堂、香积厨等建筑。天童山景德禅寺有三门、卢舍那阁、起诸有阁等建筑。这两寺都属“五山”之列。但从现存元代王蒙《太白山图》所绘的天童寺看,寺的中轴线上依次为三门、正殿、后殿,以回廊围成殿庭。三门为楼阁,内有二楼对峙,后殿也有二楼对峙,疑是钟鼓楼或藏经阁。殿庭两侧各有数“院”。布局仍是唐和北宋以来的传统形式。明代以后佛寺布局又有变化,主体建筑有山门,门内左右有钟鼓楼,原三门处改为天王殿,内为大雄宝殿、东西配殿,后为藏经阁。自天王殿至藏经阁,以廊庑、配殿围成殿庭,与唐宋用回廊者不同。大型寺庙两侧仍有小院,之后部分并列三个院,中央为“大悲阁”,左右为方丈院。现存的山西太原崇善寺(明初建)、北京智化寺(明正统八年建)、北京碧云寺、卧佛寺都是如此。北宋以来,大寺中多供罗汉。开封大相国寺曾塑五百罗汉,供于三门的上层。明代以后发展为田字形平面的罗汉堂,多在寺侧另辟一院,不影响全寺整体布局。
喇嘛寺的沿革和形制从元代起出现了佛寺的新类型,它的兴建同喇嘛教传入内地有关。佛教在7世纪中叶传入吐蕃( ),8世纪中叶吐蕃王赤松德赞迎请高僧莲华生入藏传教。他在密宗教义的基础上,融合吐蕃原有的巫教(即钵教或苯教)并吸收印度婆罗门教的某些神秘法术而创新教。因教中高僧称喇嘛(意为超人),所以这种佛教被称为喇嘛教。莲华生又按密宗金刚界曼荼罗(Mandala,又称曼陀罗)形制创建桑鸢寺(又称三摩耶庙)。喇嘛教几经起落,至元代大盛。萨迦寺法王八思巴被元世祖忽必烈拜为国师,主管全国宗教事务,喇嘛教也成为蒙藏两族的主要宗教。明末清初,宗喀巴所创喇嘛教格鲁派(黄教)占统治地位,受到明、清两朝特别是清朝皇帝的宠信,势力更盛。乾隆时以喇嘛教为国教,尊活佛为国师。到清代中叶,黄教在藏族地区已有寺院约4000所,喇嘛达36万人;内蒙古有寺院约1000所,喇嘛约10万余人。
按喇嘛教规,大型寺院实行“四学”制,设四“扎仓”(经学院),分别修 显宗、密宗、历算和医药。各扎仓都是大型经堂建筑,其中修 显宗的扎仓为入寺喇嘛共用,规模特大,称为“都纲”(大经堂)。扎仓以外,寺内设有专为供奉各种佛像的“拉康”(佛殿),各级活佛的“囊谦”(公署)、辩经坛、印经院、“嘛呢噶拉”殿或廊、塔(藏经塔或纪念塔)以及大量的喇嘛住宅。藏族地区的喇嘛教寺院一般依山就势建造,各个扎仓和囊谦相对集中,没有明显的整体规划;蒙古族或邻近城镇的寺院,多受汉族传统建筑影响,按纵中轴线布局,比较规整。著名的喇嘛教寺院有 的萨迦寺、布达拉宫、扎什伦布寺、哲蚌寺、色拉寺,青海的塔尔寺,甘肃的拉卜楞寺(见图),内蒙古的席力图召、五当召,北京的雍和宫,承德外八庙等。
喇嘛教特别注重修法仪轨。修法、受戒、驱妖时要筑曼荼罗。曼荼罗即法坛,又名坛城、阇城,基本上是十字轴线对称、方圆相间、“井”字分隔的空间。在“井”字分隔成的九个空间或相间隔的五个空间里,按各种曼荼罗的要求布置佛菩萨,再现佛经中描述的世界构成形式。曼荼罗运用到建筑上,有的成为寺庙总体布局的构图,如 桑鸢寺,承德普宁寺后部、普乐寺后部等;有的成为佛殿的造型式样,如北京雍和宫的 殿,承德普宁寺的大乘之阁等。
参考文章
苏巴什佛寺遗址的简单介绍建筑与名胜
彬县大佛寺的简单介绍建筑与名胜
大佛寺石窟的简单介绍建筑与名胜
铁佛寺(临汾)的简单介绍建筑与名胜
石佛寺(吴忠)的简单介绍建筑与名胜
卧佛寺名称的由来我国地理
石佛寺(武功)的简单介绍建筑与名胜
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金佛寺镇的历史沿革专项地理
张掖大佛寺的简单介绍建筑与名胜
石佛寺(吴忠)的概述建筑与名胜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烨霖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佛寺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烨霖;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59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