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雪崩地区路基

[拼音]:xuebeng diqu luji

[外文]:subgrade in snow slide region

雪崩是山坡大量积雪突然崩塌所形成的雪害。雪崩不仅会阻断交通,而且有很大的破坏力。在我国,雪崩多见于新疆、 等地的山区。

雪崩按其地貌与运动特点可分为:

(1)坡面雪崩。顺着整个坡面滑动,无明显的积雪区,运动速度小,冲击力小,崩塌量不大,破坏力弱。

(2)沟槽雪崩。沿着固定的沟槽运动,有明显的积雪区,运动速度大,冲击力大,崩塌量大,破坏力强。

(3)跳跃雪崩。是沟槽雪崩的一种。由于沟槽中的道路有陡坡、急弯,雪崩体发生跳跃,运动速度大,冲击力强,容易引起气浪,破坏力较大。

在雪崩地区,路线应尽量选择在开阔的河谷内,选择在雪崩危害较小的一侧。越岭线展线地段,应避免多次经过同一雪崩沟槽。雪害严重的垭口,可挖隧道通过。防治雪崩的措施可采取植树造林及工程措施。植树造林主要用以防治坡面雪崩。工程措施有:

(1)采用防雪栅栏等,以防止雪崩源头吹雪;

(2)采用水平台阶、稳雪栅栏等,以稳定山坡积雪;

(3)采用三角楔(有轻轨、木桩、浆砌、混凝土等形式)、土丘等,以缓冲雪崩运动;

(4)采用导雪堤、破雪堤等以导雪;

(5)修建防雪走廊等,以遮蔽建筑物。此外,还要采取机械清雪措施,以维护交通。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付婵娟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雪崩地区路基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付婵娟;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57810.html

赞 ()

相关阅读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