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筒体结构建筑

[拼音]:tongti jiegou jianzhu

[外文]:bundle-structure construction

由一个或几个筒体组成承重结构的高层建筑。整个建筑如一个固定于基础的封闭空心悬臂梁,具有良好的刚度和防震能力。

沿革

筒体结构作为高层建筑的一种结构形式,古已有之,如建于公元2世纪的印度佛祖塔,平面为正方形,砖砌塔身高55米;1055年建成的我国定县开元寺塔,塔身为砖砌筒中筒,共11层,高84米。筒体结构在现代高层建筑中广泛应用。目前世界上的高层建筑多是筒体结构,如美国芝加哥的约翰·汉考克大厦、西尔斯大厦、标准石油公司大厦和纽约的世界贸易中心大厦等。

形式

按布置方式和构造可分为三种基本形式。

单筒结构

有框架单筒结构和桁架单筒结构。

(1)框架单筒结构。最早应用于现代高层建筑中的筒体结构,适用于平面为圆形、正方形或接近正方形的建筑。外墙采用间距为1~3米的密柱,由0.6~1.2米高的梁把柱子刚性连接起来,成为一个多孔的筒体。刚性楼层把侧向力传到周边墙上,外墙的所有柱子如同悬臂梁一样,承受轴向拉力或轴向压力,整个筒体具有良好的整体刚度。美国纽约110层的世界贸易中心大厦,就是这种单筒建筑的。

(2)桁架单筒结构。在框架单筒结构中由梁和柱组成的矩形网格内加上对角斜撑,即成为桁架单筒结构。其刚度和强度都比框架单筒结构高,可建造比框架单筒结构更高的建筑。

筒中筒结构

由内筒和外筒共同组成,公共服务部分集中在中心部位的内筒内。这种结构用内筒作为承受重力荷载和侧向荷载的核心,通过楼层的楼板将内外筒连结成为整体,共同抵御侧向力。筒中筒结构的优点是内筒和外筒间不设柱子,空间分隔灵活。我国深圳的国际贸易中心大厦共50层,高160米,就使用这种结构。日本东京的新宿住友大厦,考虑防震要求,采用了内外三层的筒中筒结构。

束筒结构

即组合筒结构。建筑平面较大时,为减小外墙在侧向力作用下的变形,将建筑平面按模数网格布置,使外部框架式筒体和内部纵横剪力墙(或密排的柱)成为组合筒体群。这就大大增强了建筑物的刚度和抗侧向力的能力。束筒结构可组成任何建筑外形,并能适应不同高度的体型组合的需要,丰富了建筑的外观。美国芝加哥110层的西尔斯大厦就是应用束筒结构的。

材料

现代筒体结构按材料区分有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以及两者相结合的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筒体的合理高度为60层左右,比一般框架结构可节省一半材料。目前世界上较高的钢筋混凝土建筑是1976年建于美国芝加哥的水塔广场大厦,共76层,高260米,为筒中筒结构。钢结构筒体的合理高度达80层,比传统的钢框架结构可节省钢材60%左右。美国芝加哥 100层的约翰·汉考克大厦,用钢量只相当于钢框架结构35层的用钢量。钢和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中,有的用钢筋混凝土以滑升法建内核心环,而外筒用钢材;有的则用钢材建内核心和楼层,而以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构筑外筒。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傲蕾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筒体结构建筑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傲蕾;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56476.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