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dianguangyuan
[外文]:electric light sources
将电能转换为光能的器件或装置。广泛用于日常照明、工农业生产、国防和科研等方面。
简史人类对电光源的研究始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的H.戴维发明碳弧灯。1879年,美国的T.A.爱迪生发明了具有实用价值的碳丝白炽灯,使人类从漫长的火光照明进入电气照明时代。1907年采用拉制的钨丝作为白炽体。1912年,美国的I.朗缪尔等人对充气白炽灯进行研究,提高了白炽灯的发光效率并延长了寿命,扩大了白炽灯应用范围。20世纪30年代初,低压钠灯研制成功。1938年,欧洲和美国研制出荧光灯,发光效率和寿命均为白炽灯的3倍以上,这是电光源技术的一大突破。40年代高压汞灯进入实用阶段。50年代末,体积和光衰极小的卤钨灯问世,改变了热辐射光源技术进展滞缓的状态,这是电光源技术的又一重大突破。60年代开发了金属卤化物灯和高压钠灯,其发光效率远高于高压汞灯。80年代出现了细管径紧凑型节能荧光灯、小功率高压钠灯和小功率金属卤化物灯,使电光源进入了小型化、节能化和电子化的新时期。
电光源的发明促进了电力装置的建设。电光源的转换效率高,电能供给稳定,控制和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并可方便地用仪表计数耗能,故在其问世后一百多年中,很快地得到了普及。它不仅成为人类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而且在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以及国防和科学研究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世界上的照明用电(照明光源的耗电量)约占总发电量的10~20%。在我国,照明用电约占总发电量的10%。随着我国现代化发展速度的加快,照明用电量逐年上升,而电力增长率又不相适应,因此,研制、开发和推广应用节能型电光源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1984年,世界电光源总产量约 120亿只,其中美国38.2亿只、苏联24.6亿只、日本18.6亿只、我国13.1亿只。我国电光源工业发展很快。1949年年产仅1000万只,1987年已上升到近17亿只(不包括台湾省)。生产企业遍及各省,已形成一个从专用原材料生产到配套部件生产,从科研开发、教育培训到企业生产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完整的电光源工业体系。
分类电光源一般可分为照明光源和辐射光源两大类。照明光源是以照明为目的,辐射出主要为人眼视觉的可见光谱(波长380~780nm)的电光源,其规格品种繁多,功率从0.1W到20kW,产量占电光源总产量的95%以上。辐射光源是不以照明为目的,能辐射大量紫外光谱(1~380nm)和红外光谱(780~1×106nm)的电光源,它包括紫外光源、红外光源和非照明用的可见光源。以上两大类光源均为非相干光源。此外还有一类相干光源,它通过激发态粒子在受激辐射作用下发光,输出光波波长从短波紫外直到远红外,这种光源称为激光光源。
照明光源品种很多,按发光形式分为热辐射光源、气体放电光源和电致发光光源3类。
(1)热辐射光源:电流流经导电物体,使之在高温下辐射光能的光源。包括白炽灯和卤钨灯两种。
(2)气体放电光源:电流流经气体或金属蒸气,使之产生气体放电而发光的光源。气体放电有弧光放电和辉光放电两种,放电电压有低气压、高气压和超高气压3种。弧光放电光源包括:荧光灯、低压钠灯等低气压气体放电灯,高压汞灯、高压钠灯、金属卤化物灯等高强度气体放电灯,超高压汞灯等超高压气体放电灯,以及碳弧灯、氙灯、某些光谱光源等放电气压跨度较大的气体放电灯。辉光放电光源包括利用负辉区辉光放电的辉光指示光源和利用正柱区辉光放电的霓虹灯,二者均为低气压放电灯;此外还包括某些光谱光源。
(3)电致发光光源:在电场作用下,使固体物质发光的光源。它将电能直接转变为光能。包括场致发光光源和发光二极管两种。
结构和性能不同类型的电光源有不同的结构,但一般都具有以下几部分的零部件:作为发光体的灯丝、电极、荧光粉;作为发光体外壳的玻璃、半透明陶瓷管、石英管;作为引线的导丝、芯柱、灯头;作为充填物的各类气体、汞、金属及其卤化物;消气剂、各类涂层、绝缘件及粘结剂等。
电光源主要性能指标有6项:
(1)光量特性指标。包括总光通量、亮度、光强、紫外线量和热辐射量等。
(2)光色特性指标。包括光色、色温、显色性、色度和光谱分布等。
(3)电气特性指标。包括消耗功率、灯电压、灯电流、启动特性和干扰噪声等。
(4)机械特性。包括几何尺寸、灯结构和灯头等。
(5)经济特性。包括发光效率、寿命、价格和电费等。
(6)心理特性。包括灯外观和舒适性等。
生产工艺除一些生产批量小的特种光源外,大量的电光源已采用现代化的中速和高速自动化生产线生产,产品质量高、生产效率高、成本低。普通照明白炽灯的主要生产工序包括熔制玻璃、吹制玻壳、绕制灯丝、制作芯柱、装架、封口、排气、老炼和组装等。荧光灯还包括拉制玻管、涂敷荧光粉、烘烤、制作电极等工序。
发展趋势主要是提高发光效率,开发体积小的高效节能光源,改善电光源的显色性,延长寿命。达到上述目的的具体途径是开发研制新型材料、采用新工艺以及进一步研究新的发光机理、开发新型电光源,而最为现实的途径则是改进现有电光源的制造技术,采用新型的、自动化性能好的生产设备。
参考书目
复旦大学电光源实验室编著:《电光源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1977。
参考文章
常用电光源有哪几类?电气技术
你了解电光源的发展史吗?太阳能及光电
各种常用照明电光源选用范围是什么?电气技术
电光源分类有哪些?电气技术
62.电光源的寿命是如何计算的?太阳能及光电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英杰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电光源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英杰;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56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