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甲烷氯化物

[拼音]:jiawan lühuawu

[外文]:chloromethanes

又名氯甲烷,甲烷分子中的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的产物,包括四种化合物(见表)。一氯甲烷为无 、有似醚臭味的气体,其余均为无 透明、易挥发的液体。

沿革

1847年弗雷泽用丙酮漂粉法首先小批量生产了麻醉用氯仿。1893年缪勒和杜波依斯提出用二硫化碳液相氯化法生产四氯化碳。1923年德国赫斯特公司采用甲烷直接氯化法生产二氯甲烷。直到1937年,美国陶氏化学公司的装置投产后,甲烷氯化工艺才被广泛采用,成为生产氯甲烷的主要路线。一氯甲烷也可以由甲醇生产,此法到60年代末期已占有重要地位。

生产方法

氯甲烷的生产方法基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过甲烷氯化生产四种氯甲烷;另一类则是采用不同的原料专门生产四氯化碳或一氯甲烷。

氯甲烷制法

甲烷在光或热的引发下与氯反应,其过程是:

CH4+Cl2─→CH3CL+HCl

CH3Cl+Cl2─→CH2Cl2+HCl

CH2Cl2+Cl2─→CHCl3+HCl

CHCl3+Cl2─→CCl4+HCl

此过程得到的产品是上述四种氯化物的混合物,可通过精馏,分离为四种产物。适当调节甲烷与氯的分子比,可使四种氯化物分别达到很高的产率。但甲烷与氯的配比不能过小,因氯化是强放热反应,配比愈小,生成高氯化物愈多,放出的热量愈大。如不及时移走反应热,当温度高于500℃时,就会发生分解爆炸反应而生成炭。为了使氯化反应能顺利进行,一般用大量过量甲烷在反应系统中循环,以烯释原料气,移走反应热。如需多产高氯化物,则可将低氯化物作为循环气返回反应器(见图),以得到所需的氯化深度。

一般将甲烷、氯、循环气以2:1:9的体积比,在混合器中混合后,再进入反应器。在380~450℃、接近常压下进行反应。反应混合物经冷却、水洗(脱氯化氢)、碱洗、干燥、冷凝,然后送至分离器进行分离。不凝气体除一部分当作尾气经处理后放空外,其余部分循环使用。冷凝液经精馏即得到各种氯代甲烷。甲烷氯化物的选择 大于97%,氯转化率大于99%。

一氯甲烷制法

可由甲醇在液相或气相进行反应:

CH3OH+HCl─→CH3Cl+H2O

液相反应时,将甲醇蒸气和氯化氢通入氯化锌水溶液中,在100~150℃下进行反应生成气态一氯甲烷,产物经水洗、冷却、干燥、压缩冷凝等后处理即得产品。气相反应用氧化铝作催化剂(见固体酸催化剂),在300~350℃、0.3~0.6MPa下进行。后处理与液相法相同。该过程收率以甲醇计为92%~98%,以氯计为93%~95%。

四氯化碳制法

又分为二硫化碳氯化和有机氯化物氯解两种方法。

(1)二硫化碳于30℃下,以铁屑为催化剂可氯化制得四氯化碳:

2CS2+6Cl2─→2CCl4+2S2Cl2

2S2Cl2+CS2─→CCl4+6S

副产硫磺可循环送回二硫化碳生产车间。收率以二硫化碳计为90%~97%。该法的生产成本略高于其他方法,但由于不副产其他氯化烃和氯化氢,氯的利用率高,产品提纯也较简单,工业上仍有一定的应用。

(2)有机氯化物氯解制四氯化碳,原料是氯甲烷、氯乙烯、氯丙烯、氯苯以及氯醇法制环氧丙烷等生产中的精馏残液。原料与氯气在600℃和20MPa下进行氯解反应,可制得四氯化碳(选择 可接近100%),同时也消除了含氯有机物的污染。

用途

所有氯甲烷都广泛用作溶剂,它们的溶解 强,且具有不燃(除CH3Cl外)的优点;其缺点是均有毒,使用时须采取特殊措施。一氯甲烷可用作低温聚合生产丁基橡胶的低温溶剂。二氯甲烷常用作涂料、电影胶片、醋酸纤维、碳酸酯等生产中的溶剂,也用于金属脱脂。三氯甲烷则是青霉素、维生素、油脂及生物碱等的萃取剂。此外,它们还作为中间体或反应组分应用于各个领域,其重要 正在日益增大。例如:一氯甲烷是生产甲基纤维素、甲基氯硅烷、甲基铅的原料和某些农药的甲基化试剂,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主要用于制造氟利昂。纯净的氯仿,过去作为麻醉剂使用,但因有毒现已不用。四氯化碳也可作为灭火剂,这是因为它不仅不会燃烧,沸点低,遇热易变为气体,而且比空气重,能使燃烧物与空气隔绝而熄灭。氯仿遇空气或日光分解为光气,故通常贮存时,加入1%乙醇作稳定剂。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亦墐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甲烷氯化物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亦墐;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52760.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