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开封城

[拼音]:Kaifeng Cheng

[外文]:Kaifeng City

五代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四朝均定都开封,正式名称为“东京开封府”,又称汴京。北宋相沿。春秋时郑庄公命郑邴在此筑城,名开封,取开拓封疆之意。战国时魏国在此建都,名大梁,简称梁;因城跨汴河,唐时称汴州;后世合称汴梁。开封位于黄河中游平原,处在隋代大运河的中枢地区,黄河、汴河、蔡河、五丈河均可行船,水陆交通甚为便利。

后周开封规划

隋唐以来,开封即为商业、手工业和交通运输的中心,五代时又在此建都,城市原有基础已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955年,后周世宗柴荣下诏扩建和改建开封。诏书指出当时开封存在的城市问题,如用地不足,道路狭窄,排水不畅,“入夏有暑湿之苦,居常多烟火之忧”等。诏书提出了扩建、改建的要求:扩大城市用地,加筑罗城(外城);展宽道路,疏浚河道;规定有烟尘污染的“草市”等必须迁往离城七里以外等。诏书还制定了实施步骤: 行勘测(“先立标帜”);由官府统一进行规划(“标帜内,侯官中擘划”);定好街巷和军营、仓场、诸司公廨院的位置后,才“任百姓营造”。根据诏书,开封进行了有计划的扩建和改建,为后来北宋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三重城墙的都城模式

自后周开始扩建以后,开封即有三重城墙:罗城、内城、宫城,每重城墙外都环有护城河。罗城又称新城,主要作防御之用,周长19公里。南有五门,东、北各四门,西五门,均包括水门。城门均设瓮城,上建城楼和敌楼。内城又称旧城,周长9公里,四面各三门;主要布置衙署、寺观、府第、民居、商店、作坊等。宫城又称“大内”,南面有三门,其余各面有一门;四角建角楼;城中建宫殿,为皇室所居。这种宫城居中的三重城墙的格局,基本上为金、元、明、清的都城所沿袭。

街巷制

北宋时期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使当时开封出现了“工商外至,络绎 ”的局面。隋唐长安城集中设“市”和封闭式里坊已不能适应新的社会经济情况。因而开封改变了用围墙包绕里坊和市场的旧制,把内城划分为8厢121坊,外城划分为9厢14坊。道路系统呈井字形方格网,街巷间距较密。住宅、店铺、作坊均临街混杂而建。繁华的商业区位于可通漕运的城东南区,通往辽、金的城东北区和通往洛阳的城西区。如宋代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所反映,主要街道人烟稠密,屋舍鳞次,有不少二至三层的酒楼、店肆等建筑。我国古代城市的街巷制布局,大体自北宋开始而沿袭下来。开封城内河道、桥梁较多,最 的有州桥、虹桥,均跨汴河。州桥正对御街和大内,两旁楼观耸立,景 壮丽。虹桥在东水门外,巨木凌空,势若飞虹。相国寺、樊楼、铁塔、繁塔、延庆观、金明池、艮岳等建筑和御苑,构成丰富的城市景观。北宋开封城的规划和建设,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商品经济的发展,在我国古代都城规划史上起着承先启后的作用。

参考文章

开封城墙的简单介绍建筑与名胜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泰河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开封城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泰河;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51858.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