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烧瓷

[拼音]:shaoci

[外文]:painting enamel metal ware

在铜质胎体上涂敷釉料,经烧结、彩绘、镀金、磨光而成的金属工艺品。是北京 的传统工艺品。又称画珐琅、铜胎画珐琅。

沿革

清代康熙年间(1662~1722),欧洲彩绘珐琅工艺品,特别是法国 的里摩日(Limoges)珐琅工艺品,如首饰盒、鼻烟盒、化妆盒、花瓶、浅盘等,流传至广州,并由广州传入宫廷,为帝王们所喜爱。康熙五十七年,宫廷在内务府养心殿造办处下设珐琅作,法国匠师格拉沃雷担任技艺指导。康熙年间的烧瓷作品多以浅黄 为底 ,纹饰疏朗,风格质朴雅丽。雍正年间(1723~1735),烧瓷作品多用黑底 ,并借鉴瓷器彩绘艺术手法,出现了百花锦、皮球锦等纹饰繁复、装饰 强的图案。乾隆年间(1736~1795)是烧瓷的鼎盛时期,釉彩十分丰富,有天青、碧青、娇黄、洋红、粉红等。纹饰中多运用开光技法,中间描绘山水、花鸟、人物等,并陪衬以缠枝莲、牡丹、秋葵等花卉图案,布局严谨, 彩雅丽。品种有杯、盘、碗等餐具,以及家具上的配件、灯具、车饰等。宫廷作坊的烧瓷有的以金、银作胎,并与玉器、象牙雕刻、雕漆、景泰蓝、木雕等相结合,更显华贵。宫廷画家J.郎世宁也曾在烧瓷上作画。清代后期北京烧瓷一度失传,到20世纪初恢复生产。1958年成立了北京烧瓷厂。1969年 艺人匡安府创作的近 2米高的“玉堂富贵”、“安居乐业”挂屏是当代的 作品。

工艺和品种

烧瓷工艺过程主要是:先以铜制成器物的胎体,然后在胎体内外敷上一层白釉,尤其是外表的一层白釉要求光滑平整,经烧结后在外表的白釉面上用彩釉描绘。彩绘后,可以经过二至三次填彩、修整,然后再烧结,最后镀金、磨光而成。烧瓷的品种大多结合实用,如瓶、盘、碗、罐、碟和整套的酒具、烟具等;各种仿古器皿,如炉、鼎、爵、熏、斝(酒具)等,既有欣赏价值,也能实用。此外,还有挂屏、插屏等欣赏品。北京烧瓷的风格,造型典雅,纹饰精细, 彩清秀,并具有瓷器彩绘的特 。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乐容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烧瓷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乐容;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51727.html

赞 ()

相关阅读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