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藏书楼

[拼音]:cangshulou

[外文]:library

我国古代供收藏和阅览图书用的建筑。我国最早的藏书建筑见于宫廷中,如汉代 的天禄阁、石渠阁。石渠阁四周有石渠围绕,以防火灾。隋代建造的观文殿是将书库列于殿前两庑。北宋初年所建的崇文院,是将东、西、南三面廊庑作为书库使用。宋代宫廷中的藏书楼有龙图阁、天章阁、宝文阁等。龙图阁采用分类单幢收藏制度,除龙图阁本阁藏御书、御制文集外,其下又分建经典、史传、子书、文集、天文、瑞总等六阁,按类分藏图书,以便检阅。宋代以后,由于造纸术的普及和印本书的推广,书籍增多,民间收藏家也开始建造藏书楼。

天一阁

我国保存至今最古老的藏书楼,在浙江宁波。天一阁建于明嘉靖四十年(1561),为面宽六间的两层楼房,其中西尽间为楼梯间。下层供阅览读书和收藏石刻用,上层按经、史、子、集分类列柜藏书。建筑的南北两面开窗,使空气流通。书橱两面有门,可以前后取书,透风防霉。建筑的两面山墙为传统的封火硬山墙,以免邻屋失火蔓延书阁。阁前有水池,池南有假山、方亭,竹木幽深,环境静谧。天一阁名称取自汉代郑玄注《易经》中有“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一语,水能克火,以寄托书楼免遭火灾的愿望。

文渊阁

清代藏书楼以北京故宫文渊阁最为 。建于乾隆四十年(1775),专为收藏四库全书而设。其房屋制度、书架款式等仿天一阁。文渊阁的平面仍为六间,前有方池,后有假山,屋顶为绿 琉璃瓦歇山顶。文渊阁藏书数量比天一阁多一倍,因此内部结构变为上中下三层,以增加藏书容积。底层的三间阅书厅高贯两层,空间开阔。为了分藏《四库全书》副本,清朝 陆续在全国建造了六座藏书楼,即北京圆明园文源阁(已毁)、热河避暑山庄文津阁、沈阳故宫文溯阁、杭州孤山文澜阁、镇江金山寺行宫文宗阁(已毁)、扬州大观堂文汇阁(已毁)。上述建筑都按照文渊阁制式,合称清代七阁。

明清藏书楼建筑设计特点,主要在于解决藏书中的火、霉、蛀三害问题,同时兼顾环境设计,造成宁静、优美的阅读环境。因为是专用的 质,设计上没有考虑公共阅览的要求。

其他藏书阁

自宋代以来,府、州、县学内也多建有藏书阁,宋代称稽古阁,明清称尊经阁。清代私人藏书家也建造了不少藏书楼,如常熟钱谦益的绛云楼、瞿镛的铁琴铜剑楼,湖州刘承幹的嘉业堂等。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运浩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藏书楼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运浩;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51385.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