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dougong
[外文]:bracket system
亦作枓栱或斗拱,我国传统木构架体系建筑中独有的构件。用于柱顶、额枋和屋檐或构架间,宋《营造法式》中称为铺作,清工部《工程做法》中称斗科,通称为斗栱。斗是斗形木垫块,栱是弓形的短木。栱架在斗上,向外挑出,栱端之上再安斗,这样逐层纵横交错叠加,形成上大下小的托架。斗栱最初孤立地置于柱上或挑梁外端,分别起传递梁的荷载于柱身和支承屋檐重量以增加出檐深度的作用。唐宋时,它同梁、枋结合为一体,除上述功能外,还成为保持木构架整体 的结构层的一部分。明清以后,斗栱的结构作用蜕化,成了在柱网和屋顶构架间主要起装饰作用的构件。
起源和演变目前对斗栱的起源有三种说法。一种认为由井幹结构的交叉出头处变化而成;一种认为由穿出柱外的挑梁变化而成;一种认为由擎檐柱演化为托挑梁的斜撑,再演化成斗栱。
斗栱在我国木构架建筑的发展过程中起过重要作用,它的演变可以看作是我国传统木构架建筑形制演变的重要标志,也是鉴别我国古代木构架建筑年代的一个重要依据。斗栱的演变大体可分三个阶段。首先阶段为西周至南北朝。西周铜器夨令簋上已有大斗的形象,战国中山国墓出土的铜方案上有斗和45°斜置栱的形象(图1)。汉代的石阙(见阙)、明器、画像石和画像砖上也有大量斗栱的形象。从汉高颐阙和四川牧马山、山东高唐出土的汉明器陶楼上可以看出,柱顶有斗栱承托檩、梁或楼层地面枋,挑梁外端的斗栱承托檐檩,各个斗栱间互不相连。汉代以后开始在柱间用斗栱,最初是一种在现代称为人字栱的斗栱,即在额枋上立一个叉手,上置一斗,承托檐檩。至初唐,从西安慈恩寺塔门楣石刻《说法图》上还可看到佛殿柱间仍用人字栱(图2)。第二阶段为唐代至元代。这个时期斗栱的主要特点在于柱头斗栱所承托的梁多插入斗栱中,使斗栱和梁架拉结在一起,顺屋身左右横出的栱也和井幹状的柱头方(即枋)交搭在一起。建筑的一圈柱头枋和同它成直角的正、侧两面的梁交织成一个分为若干井字格的水平框架,斗栱成为各交叉处的加强节点。这时斗栱已不再是孤立的支承架或挑檐的构件,而是水平框架不可分的一部分。这个水平框架现在称为“铺作层”,用于殿堂型构架柱网之上,对保持木构架的整体 起关键作用。现存唐代五台山佛光寺大殿的斗栱(图3),就是这种做法的典型实例。宋《营造法式》中所载各种殿堂构架的斗栱与梁架结合,已不如唐代紧密,但仍类似(图4)。第三阶段为明代至清代。自明代开始,柱头间使用大、小额枋和随梁枋,斗栱的尺度不断缩小,间距加密。清式建筑的梁不再像宋式那样穿插在斗栱中,而是压在斗栱最上一跳之上,直接承挑檐桁(图5)。因此,斗栱发展到明清以后便不再起维持构架整体 和增加出檐的作用。它的用料和尺度比宋式大为缩小,柱间斗栱由宋代的一至二组增加到六至八组。
形制和构造斗栱三个发展阶段中,首先阶段尚未定型。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的形制和构造,可分别以宋《营造法式》和清工部《工程做法》所述的斗栱为例说明。
宋式《营造法式》中每一组斗栱称一朵,在柱上的叫柱头铺作,角柱上的叫转角铺作,二柱之间阑额上的叫补间铺作(图6)。每朵最下部有一托住整组斗栱的大斗,称栌斗。栌斗一般用在柱列中线的上边。栌斗上开十字口放前后和左右两向的栱,前后向(内外)挑出的称华栱,左右向的称泥道栱。华栱可挑出一至五层,每挑一层称一跳;挑向室外的称外跳,挑向室内的称里跳。同华栱成正交的栱称横栱,除泥道栱外,最外一跳华栱头上的横栱称令栱,用以承托外檐的橑檐方(即枋)和承托内檐天花 (平棊或平)的算桯方。在柱心泥道栱和外跳令栱之间各跳跳头(即华栱头)上的横栱,都称瓜子栱。瓜子栱、泥道栱上可直接承托方木,也可再加一层横栱,称慢栱,瓜子栱、慢栱上的方木称罗汉方;宋式斗栱中向外挑出的构件除华栱外,还有斜置的下昂和上昂。下昂大体平行于屋面,昂尾压在梁下或(即檩)下。上昂自斗栱中心向外上方斜出,以承令栱。下昂的作用是在少增加斗栱高度的条件下增加挑出长度;上昂的作用是在少增加挑出长度的条件下增加斗栱高度,二者的作用正相反。各层栱间用斗垫托、固定,斗位于栱的中心、两端或栱与昂等相交处。华栱头上的斗叫交互斗,在横栱中心的叫齐心斗,两端的叫散斗。斗栱以榫卯结合,出跳栱昂的卯口开在下方受压区,横栱的卯口开在上方。栱上的斗用木销钉与栱结合,斜置的昂则用昂栓穿透到下层的栱中进行固定。
宋《营造法式》中的大木作规定房屋建筑的尺度、比例,均以“分”为基本模数(见材份)。这个基本模数同斗栱就有关系。所谓一“分”,指的是一“材”大小栱的断面高度的十五分之一。斗栱本身各个分件的断面大小、长短比例,也是用“分”来度量的。比如,单材栱断面高15“分”,宽10“分”;足材栱高21“分”,宽仍为10“分”。足材栱高度多出的6“分”恰为上下栱之间由斗垫托而出现的空隙的高度──一栔 (6“分”)。泥道栱上有慢栱时,两栱之间空隙里通常用称为暗栔的木条进行填充,它的断面被规定为高6“分”,宽4“分”。又如,首先跳华栱长60“分”,由此确定了华栱出跳,最长为30“分”;泥道栱、瓜子栱长62“分”;令栱长72“分”;慢栱长92“分”。
宋式斗栱中每挑出一层为一跳,每增高一层为一铺。斗栱的大小等级就是以出跳数和铺数多寡来排定次序的。宋《营造法式》?白芷套鞔涡颉碧豕娑ǎ骸俺鲆惶街钠套鳎隽教街迤套鳎鋈街套鳎鏊奶街咂套鳎鑫逄街似套鳌保纱丝梢灾烂慷涠窎淼钠套魇鎏?3,即n(铺作数)=x(出跳数)+3(常数项)。关于常数项3有多种解释。一种是:栌斗、耍头和衬方头;一种是栌斗,最上一跳跳头上的令栱和令栱上的橑檐方或算桯方;一种是柱列中线上的方木,泥道栱(单栱造时用栌斗)、慢栱(单栱造时用令栱)和罗汉方。斗栱组合中有慢栱的称重栱,没有慢栱的则称单栱;跳头上有横栱的那一跳称计心,没有横栱的那一跳称偷心。此外,还有两种不出跳的,一种叫“单斗支替”,是在栌斗上加替木以承下平;一种叫“把头绞项作”,是栌斗上用泥道栱承托下平,用于柱头上,梁与泥道栱相交出头。还有一种最简单的出一跳斗栱,称“斗口跳”,是梁与泥道栱交叉后出跳做为华栱,直接承托橑檐方。它虽出一跳,但铺叠不足四层,所以有一种意见认为跳和铺的关系并不总是跳数加 3为铺数;也有一种意见,认为它不足四铺,不典型,所以被排除在“总铺作次序”之外。
清式从宋式演变而来,但名称、构造和在构架中所起作用都有变化。宋、清斗栱部位、名称变化如表:
清式每一组斗栱称一攒,每个瓜栱上都用万栱,如宋式全计心造。瓜栱和万栱又依所在位置冠以正心或里、外拽的称谓。如用在正心瓜栱上的万栱称正心万栱;用于斗栱前边(或室外)的称外拽瓜栱、外栱万栱;用于斗栱后边(或室内)的称里拽瓜栱、里拽万栱。万栱上的枋子,也依所在位置称正心或里、外拽枋。清式小斗除表列名称外,用于正心相当宋式散斗的不叫三才而称槽升子。昂在清式里仍称昂,但只是把翘头刻成下折的昂嘴形式,不再是斜亘内外的构件。清式斗栱每出一跳称一拽架,最多也可挑出五拽架。清式有斗栱的建筑改以平身科斗口的宽度为权衡构件比例的基本模数,挑出的翘、昂和正心枋,内外拽枋均高2斗口,相当于宋式的足材,每一拽架为3斗口。每两攒斗栱间的很小间距称攒挡,为11斗口,建筑面阔即以攒数而定,明间一般平身科六攒,加两边柱头科各半攒。斗栱形制以踩(跴)数计。踩数指斗栱组中横栱的道数。清式斗栱每拽架都有横栱,故每攒斗栱里外拽架数加正心上的一道正心栱枋,即每攒的踩数。清式斗栱形制的表示方法为:几踩几翘几昂(但以“单”、“重”表示一、二)。最简单的斗栱是不出踩的一斗三升或一斗二升交麻叶,最多为五拽架的十一踩重翘三昂,但实际上,明清北京紫禁城宫殿的正门午门,正殿太和殿的上檐斗栱也只用到九踩单翘三昂。清式斗栱中还有一种“镏金斗栱”,用于外檐或重檐建筑下檐的平身科,前面有昂,后尾为斜起长一步架的秤杆。它是由宋式下昂演变来的,秤杆即昂身,但外檐部分改为平置的昂头和蚂蚱头,整个构件做成曲折形,构造不如宋式合理。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浩民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斗栱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浩民;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51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