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洗涤剂污染

[拼音]:xidiji wuran

[外文]:detergent pollution

洗涤剂的主要有效成分是表面活 剂和增净剂,此外,还有漂白剂、荧光增白剂、抗腐蚀剂、泡沫调节剂、酶等辅助成分。商业洗涤剂一般含有一种或几种表面活 剂及若干种增净剂。

表面活 剂按其分子构型和极 基团的类型,可分为阳离子型、阴离子型和非离子型三类。后两种在工业和生活中大量使用。阴离子型表面活 剂可形成水溶 重金属盐或酸,包括各种烷基苯磺酸盐、烷基磺酸盐、伯烷基硫酸盐和仲烷基硫酸盐。非离子型表面活 剂发泡较少,主要是乙氧基烷基酚类、乙氧基高级脂肪醇类、乙烯和丙烯共聚物、单乙醇酰胺羟基乙二醇酯等。这两类表面活 剂具有乳化和可湿的 质。阳离子型表面活 剂主要是卤化烷基铵类,是有效的金属净化剂,用量很小。

增净剂是起散凝剂和水软化剂作用的无机盐和碱,主要是焦磷酸四钠盐(Na4P2O7) 和三聚磷酸五钠盐(Na5P3O10)。增净剂在与表面活 剂的协同作用下,可大大提高洗涤效果。

来源与危害

1954年开始生产和使用合成洗涤剂。目前世界年产合成洗涤剂约1300多万吨。含合成洗涤剂的废水主要有洗涤剂生产废水、工业用洗涤剂清洗水、洗衣工场废水和生活污水。早期使用的表面活 剂如烷基苯磺酸钠(ABS)不易生物降解,在环境中存留时间较长。后来改用直链烷基苯磺酸钠(LAS),生物降解 有了显著提高,但二者都有苯核,不能完全分解。ABS和LAS都需要磷酸盐作为增净剂。磷酸盐排入水体,是造成富营养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洗涤剂能使进入水体的石油产品、多氯联苯等疏水有机污染物乳化而分散,给废水处理带来困难。

洗涤剂对人体粘膜和皮肤有 作用,可引起接触 皮炎;排入水体后,消耗溶解氧,并对水生生物有轻微毒 ,能造成鱼类畸形。如非离子型表面活 剂对鱼类有麻醉作用,使味蕾等感觉器官的感受能力降低而失去回避反应能力。洗涤剂污水有大量泡沫,给水处理厂运转带来困难。洗涤剂含量达到一定浓度,对废水生物处理中的发酵过程会产生不良影响。

防治

从废水中去除表面活 剂的方法很多,如泡沫分级法、溶媒萃取法、乳化分级法和离子交换法等。但由于含洗涤剂废水量大,浓度低,因而处理费用高。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飞雨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洗涤剂污染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飞雨;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51321.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