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子午仪号导航卫星

[拼音]:ziwuyihao daohang weixing

[外文]:Transit navigation satellite

美国低轨道导航卫星系列,又称海军导航卫星系统,英文缩写为NNSS。这一系列卫星的主要功用是:为核潜艇和各类海面舰船等提供高精度断续的二维定位,用于海上石油勘探和海洋调查定位、陆地用户定位和大地测量(测定极移、地球形状和重力场)等。从 1960年4月到80年代初共发射30多颗。首先颗是“子午仪”1B号,用来对导航卫星方案及其关键技术进行试验鉴定,并验证双频多普勒测速定位导航原理,结果证明卫星导航可行。1963年12月发射首先颗实用导航卫星“子午仪”5B-2号;1964年6月发射首先颗定型导航卫星“子午仪”5C-1号,并交付海军使用;1967年7月“子午仪”号导航卫星组网实用并允许民用。1972年开始执行“子午仪”改进计划(TIP),共发射3颗卫星,主要试验扰动补偿系统,对大气阻力和太阳辐射压力等引起的轨道摄动作实时补偿,大大提高了轨道预报精度,故称无阻力卫星。1981年5月发射经过改进的实用型“子午仪”号卫星,改名为“新星”号(NOVA)。

“子午仪”号卫星取高度约 1千公里的近圆极轨道,采用双频多普勒测速导航体制,使用这样的低轨道是为了避免多普勒效应减弱。由轨道面均匀分开的4~5颗卫星组成围绕地球的空间导航网(导航星座),可使全球任何地方的导航用户能在平均每隔 1.5小时左右利用卫星定位一次。实用型“子午仪”号卫星采用重力梯度稳定,使天线对地定向。卫星上装有磁力姿态控制系统,使卫星重力杆捕获当地重力垂线,杆端阻尼球用来阻尼天平动,定向精度可达3°~5°。“新星”号等改进型卫星在俯仰方向上还安装了偏置动量轮进行偏航控制,重力杆改用“剪刀形”结构,三轴姿态控制的精度优于3°。

“子午仪”号导航卫星的专用设备有:晶体振荡器,频率为4.9996兆赫,频率稳定度长期为5×10-10,短期可达1×10-12;导航电文存贮器,总容量为24823比特(改进型卫星达525312比特);遥控接收机,它把地面注入站发来的导航电文送给存贮器,每12小时注入一次,注入速率为2500比特/秒;发射导航信号的双频发射机,其相干频率为149.988兆赫和399.968兆赫,播发速率为6103比特/2分,输出功率 1.5瓦;定向天线辐射功率分别为0.75和1.25瓦。“子午仪”号导航卫星轨道参数预报的相对精度优于5米, 精度优于10米,导航定位精度一般为20~50米。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仲瑾灵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子午仪号导航卫星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仲瑾灵;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51258.html

赞 ()

相关阅读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