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指南车

[拼音]:zhinanche

我国古代用来指示方向的一种机械装置。它是利用传统的独辕双轮车制,装上齿轮传动系统而成,由车上的木人指示方向。晋代以来的传说,都把指南车的创造伪托为远古的黄帝或周公。但据历史考证,指南车是三国时魏明帝青龙三年(235)由马钧创造的。

晋代以来,此车仅用为帝王出行的仪仗。最早提到此车为机械装置的是《宋书·礼制》。《南齐书·祖冲之列传》记载,祖冲之根据古法将指南车改造为铜制机械,圆转灵活,指向为一。《宋史·舆服志》对指南车的机械结构,作了比较具体的记述。

所传宋代造法,有两种设计方案:一种是天圣五年(1027)燕肃所献传统的做法;另一种是大观元年(1107)内传省吴德仁所献大形新车制。前者仅用一个木人指向,后者除中心木人外,四方尚有童子木人四个,木龟、鹤各一个,共计七个指向的装置。根据复原了解,燕肃式的指南车的基本构造是:利用两个足轮(车轮)、两个小轮(滑车)、五个大小齿轮(即附足立子轮二,各二十四齿,小平轮二,各十二齿,中心大平轮一,四十八齿)组合成齿轮系和离合传动机构(见图)。行车前,预先定妥木人所要指的方向,如定在南方,则当车身向右转时,带动前辕移向右方,由于大平轮的立轴穿贯车箱,以车辕做为轴承,后辕必移左方。后辕端系有绳索,通过后辕上横木下的小立轮滑车,将左小平轮下放,同时将右小平轮上提,左小平轮即与左附足立子轮、大平轮啮合。当车身右转一周,附足立子轮转二周,小平轮转四周,大平轮逆转一周(各轮皆转四十八齿)。木人随之逆转一周,故指向不变。当车身向左转一周时,木人则右转一周,仍指向已定方位(南方)。此车在转向时,必须遵循的原则是:如车右转时,左足轮需要暂停,只能以一足轮为半径、另一足轮为圆心旋转。并且两足轮之间的距离,也应与足轮直径相等(六尺),因此车的体制和内部机械是相互制约的。

吴德仁的设计与燕肃的基本原理相同,主要差别是为了表现七种指向的运转,增加齿轮数和车体的长宽度。车中齿轮传动组合分上下两层,其底层除二足轮、两小轮滑车外,有用九个齿轮,仍采用燕法,足轮毂上装立轮,中设大平轮,小平轮通过小轮滑车系于后辕、在小平轮和大平轮之间各增设叠轮两组,其离合装置和燕法无异。车上层中心设立轮,轮轴上接木人、下接大平轮,围绕主轮,分二重各设六轮和四木童、两龟鹤相接,共计用齿轮十三个。

近代对《宋史·舆服志》中指南车的复原研究,最早见于1924年A.C.摩尔发表的《我国指南车》,它指出了该车齿轮传动组合的原理。1937年王振铎发表《指南车记里鼓车之考证及模制》,按燕肃法制成复原模型。指南车的创造标志着我国古代人民在齿轮传动和离合器的应用上,已经取得很大成就。(见彩图)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承颜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指南车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承颜;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51228.html

赞 ()

相关阅读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