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章宫是我国古代宫殿建筑,是汉武帝刘彻于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建造的宫苑。武帝为了方便来往,跨城在飞阁建章宫建筑组的外围筑起了城墙。宫城还分布着各种组合的殿堂建筑。
概要
建章宫建于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规模宏大,被称为“千门万户”。汉武帝曾在这个朝会、理政上,其宫殿建筑在新莽末年的战火中遭到破坏。建章宫迹位于三桥町北面的高堡子、低堡子等村一带,位于汉长安城直城门外的上林苑。
现在地上确认了前殿、双凤阙、神明台、太液池等遗迹。《三辅黄图》中记载“星期二的十几里,千门万户在未央宫西、长安城外”。
从建章宫的配置来看,正门的圆阙、玉堂、建章前殿和天梁宫形成中轴线,其他宫室左右分布,全部包围着阁道。宫城内北部是太液池,三神山被修筑,宫城的西是唐中庭,唐中池。中轴线有多门、阙,正门后为玉堂,建在台上。屋顶上有铜凤,高5尺,装饰黄金,下有转轴,可随风旋转。璧门北面有圆阙,高二十五丈,左有别凤阙,右有井干楼。
进入圆阙门内二百步,到达之后建在高台的建章前殿,气魄非常雄伟。宫城还分布着各种组合的殿堂建筑。璧门以西有神,台高50丈,为祭金人,铜仙手持铜盘玉杯,接受雨露。
建章宫的北面是一个太液池。《史记·孝武本纪》中记载,“北治大池,渐台高二十余丈,名太液池,其中有蓬莱、方丈、瀛洲、壶梁象海中神山、龟鱼之属”。太液池是一个相当大的人工湖,以池塘里建有三神山而闻名。这样的“一池三山”的配置对后世的园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创作池山的模型。
太液池畔装饰着石雕。《三辅物语》中记载“池塘北岸有石鱼,长两丈,宽五尺,西岸有两条乌龟,各长六尺”。《西京杂记》中有关于太液池畔的植物和鸟的记述。
太液池三神山源于神仙传说,创作出漂浮在像海一样巨大的浸水上的悠然的烟、水的光和山的颜色,互相映衬出有趣的画面。岸边有很多水生植物,平沙上的鸟成群结队,生意兴隆,开创了后世自然山水宫苑的先河。遗憾的是,这座宫殿在西汉末年被战火摧毁,但至今仍留有遗迹。
汉太液池遗迹
也被称为太液池、泰液池。建章宫池名。《三辅黄图》卷四载:“太液池位于长安故城西,建有章宫北,位于未央宫西南。太液者指的是津润所和广也。”太液池位于建章宫前殿的西北部,像北海一样占10左右,是由昆明池引水形成的一个大范围的人工湖。遗迹位于三桥町的高堡子、低堡子村西北的洼地。
池北岸有人工雕刻3丈、高5尺的大石鲸,西岸有3枚6尺的石鲷,还有各种石雕的鱼龙、奇鸟、异兽等。池塘里建有20丈以上的梯凳。为了求神祷告仙,汉武帝又在池中筑起三座假山,如东海中的瀛洲、蓬莱、方丈三座神山。
据《西京赋》之曰,神山峨峨、列瀛洲、方丈、蓬莱隔《拾遗记》之曰,这座山位于广中狭之下,全都是工制的,削得像犹太山一样。太液池的岸边湖有各种各样的动植物。《西京杂记》卷一载:“太液池旁边有胡子、紫
《汉书·昭帝纪》中,始元元年(公元前86年)春二月有“黄鹄下建章宫太液池中”。汉昭帝为此创作了歌曲。太液池的湖光和水色,山水相映,景色宜人,是建章宫中著名的风景区。池中设有鸣鹤舟、容与舟、清舟、菱舟、越女舟等各种游船。汉成帝常常在秋高气爽的季节里,与后妃赵飞燕泛舟游湖。太液池作为一个大的人工湖,为建章宫提供了大量的蓄水。
1973年2月,在高、低堡子村的西侧发现了长4.9米、中间较大直径1米的橄榄形石雕,是当年池塘旁边的石鱼。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建章宫介绍 是哪个朝代建的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5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