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虽然被打败,北撤七百余里,但其实力并未遭受根本损失,只是人、畜、部落北徙而已,一旦有机可乘,随时可卷土重来。鉴于匈奴民族这一迁徙转移和出没无常的特点,为了巩固北部边防,秦始皇在战后又采取了以下一系列设防措施:
(一)继续派驻重兵屯戍边防。击退匈奴之后,蒙恬所率30万大军并没有撤归或减少,而是仍然屯戍北边,一方面准备匈奴来犯时再战,同时继续执行修筑长城和开筑直道的任务。这支部队与秦王朝相始终,为巩固秦代边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直到秦末农民大起义爆发,迫于形势的危急,秦二世才把这支部队的主力调走。
(二)设置郡县,徙民实边。河南地区不仅气候温润,富于水草,利于游牧和农耕,而且北据黄河,是屏蔽关中的要地,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秦始皇决心把这片土地开发起来,以增强北部边防的实力基础。
(三)大修城、塞、亭、障,进一步强化边防。击退匈奴以后,秦始皇下令增设两条边防线:一条是沿河因险修筑城塞,据河依城塞为守,以利更好地屏蔽河南和关中。另一条是在高阙、阳山、北假一带,也就是沿整个阴山山脉重新扩筑赵武灵王所建的北长城,用以掩护沿黄河所建的各城塞。这样,使秦代的北部边防向北推移七百余里,关中地区的安全得到了较为充分的保障。
综观秦始皇北击匈奴的战争,主要是一场为了巩固北部边防、建设北部边防的作战。真正用于作战的时间很短,前后不到两年。作战经过也比较简单,几乎没有发生大规模激烈的恶战。战略目标十分明确而有限,即收复河南,驱逐匈奴到阴山以北,解除北方边患,保卫关中和中原的安全。但是,在作战前后,为了建设北部边防所用的时间、人力、物力、财力等等,都远远超过了作战本身的消耗,几乎是不惜一切代价!
秦始皇之所以苦心经营北部边防,其根本战略指导思想不是在于进攻,而是在于防御;不是要征服或消灭匈奴,而是要确保秦王朝的安全、统一和发展。这些情况表明,北击匈奴具有鲜明的积极防御的性质和特点,它确实在秦代起到了巩固边防的作用,同时也部分地起到了开拓边疆的作用。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秦朝北逐匈奴和设防措施的历史介绍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4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