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之无 bù shí zhī wú词典解释
[成语解释]
连“之”字、“无”字都不认识。形容人不识字,文化水平很低。
[典故出处]
唐·白居易《与元九书》:“仆始生六七月时, 抱弄于书屏下,有指‘无’字、‘之’字示仆者,仆虽口未能言,心已默识。”
[ 近义词 ]
不识一丁
[ 反义词 ]
学富五车
[成语举例]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23回:“白面书生心不辨菽麦,目不识之无,依草附木,云蒸龙变。”
[常用程度]
常用
[感 彩]
贬义词
[语法用法]
作谓语、定语;形容人不识字
[成语结构]
动宾式
[产生年代]
古代
[英文翻译]
illiterate <be unable to read and write>
[成语故事]
唐朝时期,大诗人白居易从小就聪明过人,据《新唐书》记载他生下的第7个月就能指认“之无”两字,他的 百试不差。他给元稹的信证实:“仆始生六七月时, 抱弄于书屏下,有指‘无’字、‘之’字示仆者,仆虽口未能言,心已默识。”。
继续阅读: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博易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不识之无的意思,不识之无是什么意思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博易;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48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