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junyong qiaoliang
[外文]:military bridge
为保障军队通过江河、峡谷、沟渠等障碍而架设的临时 桥梁。一般由上部结构(桥跨结构)和下部结构(桥脚)组成。它的基本特点是结构型式简单,作业简便,架设时间短,修复容易。
分类军用桥梁按使用的器材不同,可分为就便桥和制式桥。就便桥是使用就便材料或预制构件架设的。其主要特点是材料来源广。制式桥是应用制式器材组合而成。其特点是构件互换 好,结构适应 强,架设准备作业量小,可反复拆装使用,机动 大。军用桥梁按载重能力的不同,可分为重型、轻型、驮载和徒步等桥梁。重型桥梁能保障中型以上坦克和其他相应的履带式和轮式车辆通行;轻型桥梁能保障轻型坦克和其他相应的履带式和轮式车辆通行;驮载桥可供骡马驮载装备通过;徒步桥仅供武装人员徒步通行。军用桥梁按有无中间桥脚,可分为多跨桥和单跨桥。其中多跨桥按中间桥脚型式,又可分为浮游桥脚桥(简称浮桥)和固定桥脚桥(简称固定桥)。
浮桥用浮体(筏、民舟、浮箱、制式舟等)作为中间桥脚支承上部结构(就便的或制式的)而构成的桥梁,也可以是一系列浮体紧密排列起来构成的桥梁(即带式桥)。它适于在较深和较宽的江河中快速架设,河底土质对其影响较小,在军事上应用广泛,是军用桥梁的主要类型之一。
固定桥有中间固定桥脚的桥梁。常见的固定桥脚有列柱桥脚、架柱桥脚、堡篮桥脚等。固定桥脚受江河水深、流速、河底土质的影响较大。列柱桥脚是将桩柱打入河底,有良好的稳定 ,但河底土必须容许打桩。架柱桥脚是将预先结合好的框架设置在河底表面,架设作业速度快,但只适用于干谷或底质坚实、流速或水深不大的河流。堡篮桥脚是将桥脚材料结合成箱形,内填石块构成的,适用于水较深和流速较大的江河。
军用固定桥根据使用要求可架成低水桥、高水桥、跨线桥和水面下桥。 低水桥(图1)跨度较小(通常为3~7米,有的可达10~12米),桥脚高度不大(上部结构距水面的净空约0.5~1米),结构简单,架设方便,通常只架成单车道,供短期使用,是常用的也是主要的军用桥梁类型之一。高水桥跨度较大(30米或更大),桥脚较高,容许洪水、流水、船只从桥下通过。因取材困难,结构复杂,架设费时,通常只用在后方主要道路经过的江河上。跨线桥是一种用来跨越与之相交的公路或铁路交通线的高架旱桥,通常采用架柱桥脚架设。水面下桥是一种桥面在水面下0.3~0.5米的桥梁,桥面可以升降,具有隐蔽的特点。
单跨桥没有中间桥脚的桥梁,只在两岸设置岸边桥脚(亦称桥础)。根据桥跨结构的刚度不同,分刚 和柔 两种。刚 单跨桥通常用以克服宽度不大的沟渠等障碍,除坦克冲击桥外,还可以用拆装式金属桥、机械化桥及其他桥梁器材的上部结构架设。柔 单跨桥有吊桥和索道桥(图2)两种,其共同点是以固定于两岸的缆索为主要承重构件;其不同点是,吊桥是将桥跨结构悬挂在缆索下面,而索道桥则是将桥跨结构铺设在缆索上面。柔 单跨桥跨度较大,适于克服山地江河、峡谷等障碍。不通载时,可将桥跨结构拆除,只留缆索,有较好的伪装和抗损 能。
在深而宽的江河上架设军用桥梁时,可根据具体情况,将浮桥器材(主要是舟桥器材)和固定桥器材混合使用,架成混合式军用桥梁。
为了适应现代战争的要求,军用桥梁已日益向制式化的方向发展。制式桥器材由国家按统一标准、 能、规格生产,装备军队,战时用以快速架设各种制式桥。这类器材主要有坦克架桥车、舟桥器材、机械化桥、拆装式金属桥(图3)等。 拆装式金属桥是一种成套的制式固定桥器材,通常包括上部结构、可调整高度的中间桥脚,以及专用的架设和装载设备等。这种器材主要用人力架设和撤收,使用、装载、作业方便,机动 好,既可用以架设单跨和多跨的低水桥,又可用以加强和修复被破坏的 桥梁。
简史军用桥梁在我国历代战争中应用甚广,其中 的有:春秋时期楚武王伐随时,其军队在今湖北省随县附近的溠水上架设的桥梁(公元前690);战国时期秦国在进攻赵国的战争中,在蒲坂(今山西省永济县西)附近的黄河上架设的蒲津浮桥(公元前257);宋灭南唐之战,宋军在采石矶(今安徽省当涂县)的长江上架设的浮桥(974);太平天国起义军在武汉三镇的长江、汉水上架设的浮桥(1852)等。我国古代的制式军用桥梁类型甚多,如用于防御战的钓桥、机桥;用于进攻战的壕桥、折叠桥、 飞桥等。 我国人民 在历次革命战争中,我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作战中,都曾用就便材料架设过大量的各种类型的军用桥梁。
在欧洲和西亚的古代战争中,也架设过不少军用桥梁。其中 的有,公元前481年,波斯帝国薛西斯一世的军队在进攻希腊前架设的两座横跨赫勒斯滂海峡(今达达尼尔海峡)的浮桥。古罗马军队多次架设过坚固的列柱桥,其中以公元前1世纪G.J.凯撒的军队建造的跨越莱茵河的木桥较 。随着武器的发展,对军队机动和进攻的速度有了新的要求,到17世纪,法国军队装备了制式舟桥器材。随着金属材料的出现和铁路的发展,19世纪60年代在俄国出现了可拆装的金属铁路桥。首先次世界大战末期,英国军队装备了冲击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世界各国军队都重视发展制式军用桥梁器材,如英军的贝利桥、苏军的НЛП轻型舟桥纵列和Н2П重型舟桥纵列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轻质高强度材料的出现,装备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液压设备和焊接工艺的进步,许多国家军队采取提高结构整体 和架设作业机械化等方法,使制式军用桥梁器材不断得到改进和发展。具有代表 的如:苏军的重型机械化桥(TMM)和带式桥,法军的伴随桥(PAA),英军的中型桁梁桥(MGB)和联邦德国军队的克虏伯固定桥等。此外,苏联和 德国的军队还装备了成套的架桥机具,提高了就便桥的架设速度。有的国家军队还装备了两栖江河工程侦察车,从而缩短了军用桥梁架设的准备作业时间。我国人民 自50年代以来,在制式桥梁器材、架桥机具的研制方面也有较大发展。
展望为适应现代战争的要求,就便桥将进一步趋向预制构件化,器材和构件实行地区标准化,架设机具实现机械化。制式桥除继续沿着结构整体化、作业机械化的方向发展外,还将进一步增大固定桥的单跨架设长度,提高桥梁的载重能力和架设速度,提高运载车辆的机动能力,提高器材的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程度,并使之适应空中机动的要求。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嘉树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军用桥梁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嘉树;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48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