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斯密,A.

[拼音]:Simi

[外文]:Adam Smith (1723~1790)

18世纪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的代表和理论体系的建立者。

生平和著作

斯密出生于苏格兰的柯科迪,父亲是律师兼海关官吏。14岁入格拉斯哥大学。17岁获硕士学位,并被推荐去牛津大学学习,1746年毕业。1748~1750年任爱丁堡大学讲师,先后讲授修辞学、英国文学、法学和经济学。1751年任格拉斯哥大学逻辑学教授,1752年改任道德哲学教授。他讲授的道德哲学的内容包括自然哲学、伦理学、法学、政治学(包括经济学)。1759年4 月在他的伦理学讲义的基础上出版了《道德情操论》,该书以资产阶级人 论为出发点,认为在伦理道德方面人们都具有怜悯他人的同情心。在该书中,作者主张保持现有的等级和社会秩序,确立对某种优势的尊敬是必要的。对智慧和道德的仰慕使情操高尚,过分崇拜金钱和势力,则会使道德堕落。1758~1763年斯密曾兼任格拉斯哥大学财务主管、教务长、副校长等职务。他还热情参加当地政治经济学俱乐部活动。1762年5月被授予格拉斯哥市荣誉市民称号。同年10月被授予格拉斯哥大学博士学位。1764年初斯密辞去教职,改任布克莱希公爵的私人教师。同年2月前往法国,先后去过图卢兹、巴黎、日内瓦等地。这时正值法国百科全书派和重农学派兴旺时期,斯密在巴黎拜会了 C.-A.爱尔维修(1715~1771)、F.魁奈、A.-R.-J.杜尔哥等 学者,并交流了学术观点。这对他的经济思想的形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1766年斯密回到伦敦,大约有半年时间,他一面修订《道德情操论》,一面为写作政治经济学著作搜集资料。1767年他回到家乡,专心从事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和写作。1773年5月斯密被接纳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776年3月出版了《国民财富的 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书中的经济观点集中地体现了产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因而受到了热烈的赞扬。该书对当时 的经济政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1776年斯密被授予爱丁堡市荣誉市民称号。1787~1789年他被选为格拉斯哥大学名誉校长。斯密去世后,先后出版了他的《哲学论文集》(1795)和《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及军备的演讲》。《演讲》是根据一个学生在1763年所作笔记整理而成,于1896年出版。《演讲》的另一套学生笔记于1958年为J.M.洛西恩教授所发现。这一套笔记各篇讲稿都标有日期,说明是1762~1763年的讲稿,内容较全面。这套笔记弥补了先前那份笔记中的某些脱漏,纠正了某些错误。这套笔记由R.L.米克(1917~1978)等编辑,为了纪念《国富论》出版200周年,于1978年作为格拉斯哥大学版的《亚当·斯密著作和通信集》中的一卷出版。

经济思想

斯密在《国富论》中创立了以增进国民财富为中心思想的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他从人 论出发,认为在经济活动中人们都受“利己心”支配,每个人追求个人利益,自然地会给全社会带来普遍的利益。这一思想成为斯密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的理论依据。在斯密看来, 制度是自然的、永恒的、最有利于生产发展的制度。自由竞争是“一只看不见的手”,自发地调节生产的进行,国家干预私人经济生活往往会起妨碍作用。这一思想实质上反映了18世纪英国产业资产阶级力图排除一切封建制度残余和重商主义政策的束缚,为 经济充分自由发展开辟道路的要求。

斯密指出了一国国民的生产劳动是国民财富的源泉。他批判了重商主义认为只有对外贸易才是财富源泉的错误观点,也克服了重农学派认为只有农业创造财富的片面看法,强调一切生产部门都创造财富。他详细考察了影响国民财富增长的因素,并在一定程度上研究了 生产关系的内在联系。他首先个系统地论述了劳动决定价值的原理;区分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指出了劳动是衡量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考察了自然价格和市场价格的关系,分析了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他明确地划分了资本 的三个阶级:工人阶级、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研究了三个阶级的三种收入:工资、利润和地租。他指出了利润和地租都是对劳动创造的价值的扣除,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了它们的剩余价值的本质。不过他并没有抽象出剩余价值范畴。斯密还考察了资本、 下的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论述了自由贸易学说和赋税原则等等,对政治经济学理论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科学见解。

但由于斯密资产阶级立场的局限 和方 的二重 (即一方面研究经济关系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又仅仅从经济现象得出结论),他的经济理论在许多问题上表现出二重的观点。例如:在价值论中,一方面正确地指出商品的交换价值由劳动决定,另一方面又认为交换价值由三种收入决定;在分配论中,一方面认为利润是对劳动创造的价值的扣除,另一方面又认为利润是“资本的自然的报酬”等等。从而在他的理论中科学的见解和庸俗的观点并存,其中的庸俗成份又成为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的重要思想来源。但总的看来,斯密对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创立和发展作出了极为重要的科学贡献,并对后来的经济思想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参考书目

J.雷著,胡企林、陈应年译:《亚当·斯密传》,商务印书馆,北京,1983。(J.Rae, Life of Adam Smith,Augustus M.Kelley,New York,1965.)

陈岱孙:《从古典经济学派到马克思》,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昆明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斯密,A.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昆明;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48034.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