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renge jingshen fenxi shuo
[外文]:psycho ytic theory of personality
精神分析学家在分析人的潜意识活动基础上建立的一种人格(个 )学说。精神分析也译作心理分析,它产生于 19世纪末叶, 开始只是一种精神神经病的心理治疗方法,后来在医疗实践中逐渐形成为一种心理学理论,一种独特的人格学说。 这一理论为奥地利精神病学家S.弗洛伊德所创立,所以也被称为“弗洛伊德主义”。
弗洛伊德认为,一个人的人格由伊特(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所构成。 伊特是拉丁文id的音译, 按字义为“它”的意思。在弗洛伊德看来,伊特内纯粹是一些本能冲动。弗洛伊德把这些心理潜能叫作“里比多”(libido)。里比多含有泛 的意义,它除 以外,还包括一切寻求 的冲动。由于人不能忍受本能冲动所引起的心理紧张,因而在伊特内就幼想某个客体的表象,使本能愿望得到暂时的满足,以缓解这种紧张状态。比如想象即将到来的面包会暂时地缓和饥饿的苦痛。所以伊特的活动是受快乐原则支配的。这种愿望满足常见于新生儿的心理机能、作梦以及精神病患者的幻觉中。弗洛伊德认为,自我是从伊特中发展出来的,它是伊特与外界的居间者。它利用伊特的能量,从伊特中形成它自己的结构和机能。自我是人格的执行官,它控制着伊特,保持着同外界的适当的联系;它力求寻觅满足需要的客体以缓和心理紧张状态;它不是去制止伊特的本能冲动,而是按照现实的要求使那些冲动改变方向。自我所遵循的是现实原则,它用理智使个人能区别外在事实和主观想象,并作出适宜的行动,检验其是否有效。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的第三部分是超我。它体现着内化了的社会价值、社会理想和道德规范。超我是在漫长的童年时期从儿童同双亲交往关系中发展起来的。当儿童把父母和社会的教诲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超我就开始形成。弗洛伊德认为,一个人人格内部的伊特、自我和超我扮演着各自不同的角 ,它们相互交织,处于不断的冲突之中。健康的人格,自我起着主要作用,它控制着伊特和超我,使它们的要求同外界保持着和谐的关系。如果让伊特或超我的任何一方居于支配的地位,人格就会失调。在弗洛伊德看来,伊特、自我和超我不是凝固不变的结构,人格是在这些力量的动力关系中形成和发展的。
人格精神分析学说为弗洛伊德的后继者不断修正和扩展。近来精神分析的理论中心已从研究成人转向研究儿童,从研究潜意识转向研究自我。许多精神分析学家,如奥地利А.阿德勒、 德国K.霍尔奈、 美国H.S.沙利文、德国Е.弗罗姆等,几乎完全背离了弗洛伊德所强调的人格是由 本能冲动所决定的观点,把注意力转向社会文化对人格的影响上去。精神分析医师美籍德人E.H.埃里克森特别重视文化、社会和历史对人格的影响,认为人格的发展是一个生物的人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中的适应。埃里克森把人一生的人格发展分成八个阶段,而每一发展阶段都以一个特定的发展任务为主要内容。所以,他实际上认为人格发展有 8个方面。他划分出的8 个方面和阶段是:
(1)信任对不信任(出生~ 1岁);
(2)自主对羞怯和疑虑(1~3岁);
(3)主动对内疚(4~5岁);
(4)勤奋对自卑(6~11岁); ⑤同一 对角 混乱(12~20岁);
(6)亲密对孤独(20~24岁);
(7)繁殖力对生机停滞(25~64岁);
(8)自我调整对丧失信心(65~死亡)。在他看来,每个人在每一方面都处于两个极端中间的某一位置上;而这个位置越接近积极的一端,则他的人格越健康。埃里克森认为,尽管生物学因素决定着人格发展阶段的出现,但每一阶段发展的好坏则是由社会文化环境决定的。
人格精神分析说着重从人的情意方面去研究人格,把人格发展看作是心理冲突的动力过程,与传统心理学有所不同。同时,据说在精神神经病的心理治疗上收到了一定的疗效。但是这一学说原只是一种主观臆想的图景,人格结构内部间的冲突斗争只能表明是一种心理决定论。后期新精神分析学家虽然偏重心理社会因素对人格的影响,但他们的反理 主义这一基本观点同弗洛伊德并没有根本的区别。
参考书目
高觉敷主编:《西方近代心理学史》,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1983。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彭湃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人格精神分析说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彭湃;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47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