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大学、中庸

[拼音]:daxue zhongyong

《大学》和《中庸》收集在《小戴礼记》中。旧说《大学》是曾子所作, 《中庸》是子思所作。《大学》、《中庸》同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我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论著。

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大学》、《中庸》在儒家经书中的地位。南宋朱熹又把《大学》、《中庸》和《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并编著《四书集注》。宋、元以后,《大学》、《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科举作弊器的必读书,对封建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大学》中的教育思想

《大学》是儒家为新兴封建地主阶级提供的政治教育理论,认为只有培养出符合封建地主阶级道德规范的人,才能完成治国平天下的任务。《大学》郑玄注:“大学者,以其记博学可以为政也。”

《大学》提出了“三纲领”和“八条目”,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人,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 。

《大学》在一开头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便是后人所说《大学》的“三纲领”。所谓“明明德”,就是发扬光大人所固有的天赋的光明道德。这显然承认人天生即具有善 ,是思孟学派 善论思想的推演与发挥。所谓“在亲民”,是指发扬了善 之后,即从事治民。治民要亲爱人民,这又是孔丘“爱民”思想与孟轲“仁政”思想的继承与发扬。所谓“止于至善”,就是要求达到儒家封建伦理道德的至善境界。“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这是《大学》提出的教育纲领和培养目标。

《大学》还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后世称之为《大学》的“八条目”,是实现“三纲领”的具体步骤。“八条目”的中心环节是修身,“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对于培养目标和方法,在《大学》中,反复强调的是个人的道德修养。

“格物”、“致知”是八条目的基础。对“格物”和“致知”,后人解释很不一致,诸说纷纭,莫衷一是。但《大学》所谓格物的“物”,致知的“知”则是指地主阶级伦理道德的知识行为,是指修己治人的道德修养。

所谓“诚意”,就是要不自欺,一定要慎独。在独处时是这样,与别人相处时也是这样。内心如此,表现于外也是如此,即所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大学》提倡修己以慎独为先,但《大学》所说的慎独是一种唯心的、主观的道德修养方法,注重道德理想和动机的培养。

所谓“正心”,就是教人防止个人感情、欲望的偏向。它说:“身有所忿帋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人类不可能避免忿帋、恐惧、好乐、忧患等感情,但防止、克服不正当的感情、欲望还是必要的。宋儒基于唯心主义思想提出“惩忿窒欲”,与《大学》所讲是有一定的承继关系的。

“修身”是“八条目”的基本,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所要达到的目的,即把个人修养达到完善的地步,也是《大学》中讲培养人的很高要求。这样的人,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

《中庸》中的教育思想

《中庸》是儒家阐述“中庸之道”,并提出人 修养教育理论的著作。《汉书艺文志·六艺略》载有《中庸说》二篇,属礼经。《中庸》郑玄注:“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孔子之孙子思作之,以昭明圣祖之德也。”

《中庸》强调中庸之道是人们片刻也不能离开的,但是要实行“中庸之道”,还必须尊重天赋的本 ,通过后天的学习,即《中庸》所说的“天命之谓 ,率 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天命之谓 ”,是说人 是由天赋予的。“率 之谓道”,是说循着这种天 而行就合于道,认为人 是善的。教育的作用就在于修治儒家之道,所以说“修道之谓教”。实行“中庸之道”既是率 问题,也是修道问题,这是发展了孔子“内省”和曾子“自省”的教育思想。《中庸》肯定“中庸”这种“至德”原出于人们的天赋本 ,遵循本 而行,就会使自己的言行合乎“中和”状态;同时还得通过主观道德修养才能达到“尊德 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

《中庸》要人们贯彻孔门相传的“忠恕之道”,说:“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正是孔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思想的发挥,要求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上合于“中庸之道”。

《中庸》又提出了有德之人必须修好“三达德”,实行“五达道”,才能达到“中庸”的境界。所谓“五达道”即“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处理这五方面关系的准则是: “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夫义妇顺”、“兄友弟恭”、 “朋友有信”。“五达道”的实行,要靠“三达德”:智、仁、勇。而要修好“三达德”,实行“五达道”,达到中庸的境界,《中庸》说“所以行之者,一也。”这个“一”就是“诚”。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人们努力进行主观心 的修养,以达到“至诚”的境地。

《中庸》认为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之间应按照儒家的道德要求相处,《中庸》又强调处理这种关系与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有的人是生而知之,有的人是学而知之,有的人是困而知之。这是一种先验思想,但它并没有认为困而知之的人就不能成功,努力为之,还是可以成功的。它说:“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行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这是勉励人们困知勉行,努力不懈,与《易经》上“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是一致的。

《中庸》还进一步谈了学习程序与强调“择善而固执之”的勤奋不懈精神。它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为学必有的过程。它又说:“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中庸》中的政治伦理思想是封建主义的,对人 看法是先验主义的 善论。在教育上它所提出的为学程序与学习精神,给后来教育思想以很大影响。 (见彩图)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智胜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大学、中庸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智胜;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47338.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