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hongguo nongye qixiangshi
[外文]:history of agrometeorology in China
古代农业气象科学技术在世界农业气象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它的发展过程既与 古代农学和气象学有关,也与 古代天文学有一定的渊源关系。
先秦时期秦统一 以前,可视为农业气象科学技术形成的初期阶段。原始农业参照自然物候变化确定农时,依据天文、气候现象划分季节、节气。经过农业生产的长期实践,逐步形成了“春播、夏耘、秋收、冬藏”的概念。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有有关农时和天气现象的记载(见图)。古代把发布农时当作一件大事,皇帝亲自主持仪式,延误农时的人要受惩罚。《尚书·尧典》、《诗经·七月》和《夏小正》等著作都涉及以物候定农时的内容,尤以《夏小正》的物候记载最为系统,已初步形成一部物候历。春秋时期已知用圭表测日影的方法来确定节气的日期。开始只有夏至、冬至两个节气,然后有了春分、秋分,继又定出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发展为8个节气。战国时孟轲有“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荀况有“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的论述,均说明了当时对农时的重视。《吕氏春秋》任地篇把每个月的节气、物候与农业生产相对应,如说“冬至后五旬七日菖始生,菖者,百草之先生者也,于是始耕”。《吕氏春秋》审时篇详述了得时、先时、失时对各种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品质的影响,可说是较早的一篇作物气象著作。
这一时期由于人们受认识和生产技术水平的限制,对于农业气象灾害尚无能为力,往往把它看作是由于失政而招致的天意惩罚。但当时也出现了荀况、韩非等提出的人能胜天的思想。荀况认为天就是自然界,自然界的变化是客观存在的,有它的规律 。
秦汉时期从秦统一 到汉末,农业气象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是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的形成,它基本反映了黄河中下游的农业气候,为 古代农业气象科学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战国以后,农业发展迅速,耕作日趋精细,掌握农时被看作农耕之本,从而对农时的划分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汉代《淮南子·天文训》中已有二十四节气的完整记载。《周髀算经》介绍了节气的计算方法,并解释说:“二至者寒暑之极,二分者阴阳之和,四立者生长收藏之始。”在西汉农书《氾胜之书》中,节气已被用作确定耕作栽培时间的农时。二十四节气形成后,人们把物候历改为按节气编排。在《逸周书》里开始有每个节气三候,全年七十二候的记载,使“气”、“候”密切结合,形成了农业气候的概念。
这一时期,人们对农业气象灾害的认识有了变化。气象变化的自然说得到发展。王充指出:“寒温天地节气,非人所为”,并认为旱涝是自然之气。农书中有关耕作保墒、积雪抗旱、抗旱播种和改变灌水方式以调节水温、防御寒害等技术的记载也开始出现。秦始皇命人于冬季在骊山暖处种瓜,汉成帝时建温室生产蔬菜,说明当时已知利用和控制小气候,对农业气象已开始有了趋利避害和进行人工调节的措施。人们还根据天气或物候变化来占卜未来收成,如《师旷占》说“五木者五谷之先,欲知五谷,但视五木。择其木盛者来年多种之,万不失一”,等等。
从晋代到元代从西晋到元末, 南方的农业日趋发达,对农时节令的认识也更加深化。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些适应于当地的农时节令。防灾技术和小气候应用也有所发展。晋代对梅雨规律就有认识,出现了入梅、出梅等节令。南北朝时有了二十四番花信风,即从小寒至谷雨,每个节气三候各有一相应的植物开花的物候,是又一种形式的物候历。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把各种作物的播种期划分为上时、中时、下时,指出了“顺天时”的重要。宋代陈旉认为各年之间气候有变化,“农事必知天地时宜”,庄稼才得以生育成熟;沈括主张按二十四节气改革当时的历法;吕祖谦于1180~1181年进行的物候观测记载,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实测物候记录。到了元代,《王祯农书》中设计了一个《授时指掌活法之图》,按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逐一编排农事活动,构成全年农事历,并解释说:节令农事年复一年的循环有其客观规律,“先时而种,则失之太早而不生,后时而艺,则失之太晚而不成”;还指出,南北气候的不同,农时节令不能千篇一律,要因地而异。这说明当时对农时节令的认识已较成熟。同时,人们对防御农业气象灾害也有了更多的经验。如《齐民要术》对作物易遭霜冻时期的天气征兆和用熏烟防霜冻的技术有详细叙述。同时,抗旱技术也有发展。唐代黄子发撰有《相雨书》,总结了测雨的方法。在小气候利用方面,宋代已知大面积水体有调节小气候的作用,因而在太湖的洞庭山种植柑橘。元时《王祯农书》中还有利用风障进行农业生产的记载。
明清时期从明初到清末,传统农业气象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有关的研究探讨已不仅着眼于当地的适宜农时,而且开始注意到地区间农时和农业气候的差异。如明代冯应京指出:“广东、福建,则冬木不凋,其气常燠,如北之宣大,九月服纩,而天雪矣。草木蔬谷,自闽而浙,自浙而淮,则二候每差一旬。”清代杨屾在《知本提纲》中也讨论了作物的风土与栽培区域的关系。同时,防御气象灾害的方法续有进步,小气候在农业上的应用更加广泛。在防御农业气象灾害方面,这时有了调整播种期以避水旱灾害,采用多种方式的抗旱播种,以及大田作物熏烟、灌水防霜冻和冻后加强田间管理争取收成等技术措施。在改善农田小气候方面,有在种植柑橘和枇杷的果园西北方种植竹林的防寒措施;风障、阳畦和酿热温床也日趋普及。对各种作物的关键需水期,以及作物生育与温度的关系也有了更清楚的认识。为了防止高温、高湿对作物的为害,已知作物栽培要密度合适、横竖成行、高矮均匀和通风透光,才有利禾苗生长。这一时期有关农业气象预报、占验的著作和民间谚语大量出现,在《农政全书》中收录甚广。专著有《田家五行》、《养余月令》、《农候杂占》等。明成祖曾命各地报告每年雨情以估量农业生产;清代的《晴雨录》,记录了自1724年至1903年间北京每次降雨的起止时间,说明较系统地观测和积累气象资料的工作已经开始。
明、清时期也是西方气象科学技术开始传入 的时期。1879年华蘅芳与英 士合译《测候丛谈》等书;1907年上海新学会社出版《农学全书·气象学》,较系统地介绍了西方气象科学技术;此外并有西方人在 设站观测气象等。
现代农业气象学的发展1912年起,由当时 举办的气象站和农业测候所开始在各地建立。1922年竺可桢发表《气象与农业之关系》,积极倡导气象为农业服务;1935年陈遵妫的《农业气象学》出版;1945年涂长望发表《农业气象之内容及其研究途径述要》,指出了农业气象研究的方向和方法,都对推动 现代农业气象学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但总的说来,有关的研究工作和实际工作都进展缓慢,有组织的农业气象工作基本属于空白。
成立后,在竺可桢的倡议下, 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与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合作,于1953年建立了 个农业气象研究机构──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农业气象组。1957年该组扩大,中央气象局也参与协作,改为 农业科学院农业气象研究室。中央气象局也于1954年在台站管理处农业气象组的基础上成立了农业气象科,1956年扩为农业气象处,1958年成立农业气象研究室,1983年扩充为农业气象研究所。1957年,在全国建立了一批农业气象观测站和农业气象试验站,广泛进行农业气象试验的农业气象情报、预报等服务;地方的农业气象研究机构也相继成立。森林气象工作也在50年代后得到发展。在高等教育方面,北京农业大学于1956年正式招收农业气象专业学生;随后南京气象学院等相继设立农业气象系或专业。1958年10月在南京召开的全国农业气象工作会议,对 农业气象工作起了推动作用。 气象学会农业气象专业委员会和 农学会农业气象研究会的成立以及《农业气象》等学术刊物的创办、保证了经常 学术活动的进行。80年代以来,各类专业气象工作,专题的与综合的农业气候分析和区划、作物冷害和干热风等农业气象灾害的研究,农业小气候的利用与改良等已广泛展开。新技术、新方法逐渐在农业气象中得到应用,系统工程、运筹学及其他相邻学科也正向农业气象学渗透。
参考书目
洪世年等:《 气象史》,农业出版社,北京,1983。
刘昭民:《中华气象学史》,台湾商务印书馆,台湾,1980。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俊喆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我国农业气象史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俊喆;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46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