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enlin gengxin
[外文]:forest regeneration
在林冠下或采伐迹地、火烧迹地、林中空地上利用人力或自然力重新形成森林的过程。及时进行森林更新,是维持和扩大森林资源的主要途径,也是调整现有森林、实现永续经营的基础,森林主伐的依据。
更新方式分天然更新、人工更新和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等3种类型。
天然更新在没有人力参与下或通过一定的主伐方式,利用天然下种或伐根萌芽、地下茎萌芽、根系萌蘖等方式形成新林的过程。
(1)天然下种。俗称飞子成林,是有 更新。目前大多数针叶树种更新依靠这种方式。其成功与否同树种更新能力、环境条件和主伐方法有密切关系。通常阳 树种(如白桦、山杨等)结实较丰富。种子飞散力强,幼苗生长较快,并能抗日灼、霜冻等灾害,因而在皆伐迹地或火烧迹地上可实现天然更新;耐荫树种(如红松、云杉等)的幼苗需要适度庇荫,采用择伐或渐伐方式才能实现天然更新。保证有 更新的措施是选好母树,做好迹地清理和整地工作。母树应具有较强的抗风能力和结实能力,干形、冠形优良,发育良好。保留母树的数量针叶林为每公顷15~20株,针阔混交林为每公顷10~15株。
(2)萌芽或萌蘖更新。利用林木营养器官的再生能力恢复幼林,是天然无 更新。大多数阔叶树种的更新用此方式。其中如杉、栎、柳、杨等的伐根上有较强的萌芽能力;山杨、刺槐、臭椿、毛泡桐等的近地表根部能生出大量的根蘖;竹林通常采用单株择伐由地下茎发笋成林。影响萌芽更新的因素有树种、年龄、采伐季节、伐根高低和环境条件。阳 、速生树种萌芽力最旺盛期出现早,消失也早;缓生树种则相反。一般在秋末或冬季采伐有利更新;伐根应距地面4~5厘米。根的粗度和分布深度对萌蘖更新也有影响。表土疏松、 湿润时根蘖数量多;土壤干燥则常抑制根蘖更新。杂草、灌木过多也对天然更新有限制作用。
天然更新的优点是可充分利用原有林木的种子及幼苗幼树,节约人力和物力;且更新树种均为乡土树种,适应力强,一般多形成混交或多层的林分,不易遭受病虫害。缺点是林木结实有大、小年,不能保证年年有足够的种源,更新苗木稀密不匀,通常需要5~10年或更长时间,才能使迹地达到符合要求的数量。
人工更新用人工植苗、直播、插条或移植地下茎等方式恢复森林的过程(见栽植造林、播种造林、分殖造林)。在雨量充沛、人力不足的地方,如 的长江上游、西南高山、亚热带山地的某些地区,可用飞机播种更新(见飞机播种造林)。
人工促进天然更新采用某些单项措施以弥补天然更新过程的不足,如人工补播补植,以弥补天然种苗的分布不匀;进行部分块状或带状松土,或火烧清理,除去过厚的枯枝落叶层或茂密的草类、灌木,以改善种子发芽和幼苗幼树生长发育的条件等。
更新的实施世界上少林国家多采用人工更新,多林国家除仍用天然更新外,不断增加人工更新的比重。 森林更新的方针是“以人工更新为主,人工更新和天然更新相结合”,根据森林类型特点、迹地类别、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采用适宜的主伐方式和更新方式:皆伐迹地和火烧迹地以人工更新为主,但天然更新力强、由阳 树种组成的森林,皆伐后可实行天然更新。渐伐和择伐迹地以天然更新为主,天然更新种苗数量不足或分布不匀处辅以人工促进更新。采用人工更新的迹地,一般栽植针叶树,适当保留天然更新的阔叶树幼苗幼树,日后可形成混交林。
森林采伐后,宜于当年更新或次年更新,其面积与采伐面积相等;3年以后,人工更新的苗木成活保存率宜在85%以上,尽可能多地保留前更幼树(采伐前长成的幼树);天然更新不好的迹地,要用人工促进更新,在采伐当年或次年进行人工补植、补播;在更新过程中,实行山林封禁,防止人、畜入山破坏。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德曜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森林更新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德曜;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46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