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金针虫


[拼音]:jinzhenchong

[外文]:wireworm

昆虫纲鞘翅目(Coleoptera)叩头虫科(Elateridae)幼虫的总称。杂食 害虫。俗称叩头虫、铁丝虫、黄蚰蜒等。 的主要种类有沟金针虫(Pleonomus c iculatus)、细 金针虫(Agriotesfusicollis)、褐纹金针虫 (Melanotus caudex)、宽背金针虫(Selatosomus latus)、兴安金针虫 (Harminius dahuricus)、暗褐金针虫(Selatosomus sp.)等。

成虫体长8~9毫米或14~18毫米,依种类而异。体黑或黑褐 ,头部生有1对触角, 部着生3对细长的足,前 腹板具1个突起, 可纳入中 腹板的沟穴中。头部能上下活动似叩头状,故俗称“叩头虫”。幼虫体细长,25~30毫米,金黄或茶褐 ,并有光泽,故名“金针虫”。身体生有同 细毛, 3对 足大小相同。沟金针虫主要分布区域北起辽宁,南至长江沿岸,西到陕西、青海,旱作区的粉砂壤土和粉砂粘壤土地带发生较重;细 金针虫从东北北部,到淮河流域,北至内蒙古以及西北等地均有发生,但以水浇地、潮湿低洼地和粘土地带发生较重;褐纹金针虫主要分布于华北;宽背金针虫分布黑龙江、内蒙古、宁夏、新疆;兴安金针虫主要分布于黑龙江;暗褐金针虫分布于四川西部地区。 主要为害小麦、大麦、玉米、高粱、粟、花生、甘薯、马铃薯、豆类、棉、麻类、甜菜和蔬菜等多种作物,在土中为害新播种子,咬断幼苗,并能钻到根和茎内取食。也可为害林木幼苗。在南方还为害甘蔗幼苗的嫩芽和根部。生活史较长,需3~6年完成1代,以幼虫期最长。幼虫老熟后在土内化蛹,羽化成虫有些种类即在原处越冬。次春 3、 4月成虫出土活动, 后产卵于土中。幼虫孵化后一直在土内活动取食。以春季为害最烈,秋季较轻。防治方法见地下害虫。

参考文章

玉米苗期金针虫防治要点粮食作物

玉米地金针虫的防治方法粮食作物

玉米田金针虫防治方法粮食作物

关于抓好玉米金针虫统防的技术措施粮食作物

玉米金针虫危害及防治粮食作物

玉米虫害金针虫的形态特征粮食作物

玉米虫害金针虫粮食作物

注意查治玉米金针虫粮食作物

玉米田发生金针虫为害的补救措施粮食作物

及时防治小地老虎和金针虫危害玉米田粮食作物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长逸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金针虫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长逸;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45777.html

赞一下 ()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