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稻瘿蚊


[拼音]:daoyingwen

[外文]:Pachydiplosis oryzae

昆虫纲双翅目(Diptera)瘿蚊科(Cecidomyiidae)。水稻害虫。 分布于台湾、福建、广东、广西、江西、湖南、贵州和云南南部;在越南、泰国、缅甸、印度、斯里兰卡和印度尼西亚也有分布。除主要为害水稻外,也取食野生稻和游草等。幼虫侵蛀水稻生长点。使叶鞘受 长成“葱管”状。 原只在局部山区发生严重;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单、双季稻混栽区和双、三季稻混栽区,有蔓延扩大为害趋势。

成虫似蚊,体长3~5毫米,橘红 (雌)或淡黄红 (雄),触角黄 ,腹部末端有1对瓣状片;卵长椭圆形,初时乳白 ,后变紫红。老熟幼虫体长3.3毫米,纺锤形,乳白 ,第2节腹面有一红褐 的叉状 骨片;蛹体长约4毫米,橘红 ,头部有分叉的额刺1对,前 背面前缘具刺 1对。在 广东、广西、福建、江西和云南一年发生6~8代,广东南部和海南岛9~11代,一般在第3代以后发生数量激增,中稻、单季稻、晚稻秧田和本田易严重受害。多数以第 1龄幼虫在田边、沟边、坝边游草上越冬,也可在再生稻或野生稻秧苗上越冬。成虫有趋光 。卵散产在嫩叶片上,少数在叶鞘上。每雌可产卵130~230粒,飞行力弱。幼虫多在黎明前孵化,初孵幼虫藉湿润露水作短距离爬行,从叶鞘上部和叶舌缝隙侵入叶鞘内侧,或侵入生长点和腋芽。受害秧苗基部显著膨大的称为葱管,或称“大肚秧”,是典型症状。蛹在葱管内可上下移动。稻瘿蚊生活的适宜温、湿度约为23~27℃和相对湿度90%以上。不耐高温干旱。降雨量大、雨日多的年份有利发生。种植制度复杂的混栽稻区,因幼虫在田间易与适于侵蛀的苗期和分蘖期相遇,存活率大,繁殖力强,可促使大发生。水稻抗 品种不适于成虫产卵,受害较轻,天敌主要是寄生蜂,如黄柄黑蜂、斑腹金小蜂和稻长距旋小蜂等。防治方法:冬春结合积肥铲除游草,压低虫源;改进栽培技术,施足基肥;培育抗 品种;掌握成虫羽化和幼虫孵化高峰期,施用乐果、磷胺和呋喃丹等,根区施药效果更好。

参考文章

晚稻秧苗须防稻瘿蚊粮食作物

水稻稻瘿蚊粮食作物

晚造水稻种子消毒和秧田稻瘿蚊防治方法粮食作物

做好晚造种子消毒和秧田稻瘿蚊、三化螟防治粮食作物

晚稻稻瘿蚊防治粮食作物

注意五代稻瘿蚊的防治!!粮食作物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俊喆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稻瘿蚊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俊喆;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45731.html

赞一下 ()

精彩相关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